這片竹林并不大,就在我辦公室的樓下。我開始看見它的時候,大部分竹子還徘徊在一樓,粗的也只有大拇指粗細。可一年過去,這些竹子就齊心協(xié)力,“嗨”的一聲,硬是把自己抬高了一米多,齊刷刷地躥到了二樓。我站在走廊里,伸手就可以摸到它們了。
兩年過后,竹林擴張了一倍。民間說一種植物繁殖得快,不用茂盛、旺盛、葳蕤這些形容詞,而是說“洇得快”。想一想,形容一片竹園潮水般向四周蔓延開去,還有什么詞比“洇”更有力度嗎?!
竹林的東邊是一條馬路,寬丈余。今年春天,我發(fā)現(xiàn)馬路對面的空地上,突然鉆出幾棵竹筍。開始,我以為這些竹筍是野生的??梢粏柟芾碇窳值睦顜煾?,方知這些竹筍是竹園里竹子的后代。那些蜷伏在根部的竹鞭經(jīng)過了頑強的努力,已經(jīng)悄悄穿過路基,于馬路對面的空地上,重新開辟出了一片家園。
剛到馬路對面,這些嫩竹筍,胖頭胖腦的,卻生長極快,一天半尺,像是一支支箭,直律律地射出丈余。在這個過程中,它們既不旁逸,也不斜出,一直到超過老竹園里所有的竹子后,這才“嘩啦”一聲,撐開綠傘,變成一株株綠葉婆娑的竹子。
敬畏之余,我不禁為這些竹子生命力的頑強而驚嘆。“到馬路對面去”,這是哪一棵竹子先發(fā)出的倡議?它又是怎樣帶領(lǐng)團隊戰(zhàn)勝艱難曲折,穿過堅硬的路基,打拼出了一片新天地?望著它們堅挺的姿態(tài),我的心里也有一根嫩白的小筍在勃然拱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