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買菜回來路上,看見前面一位大姐手里拎著幾個饅頭,那饅頭又大又厚。我緊趕幾步,上前問大姐:你這饅頭看上去不錯,哪里買的?
大姐扭過頭說:這饅頭是不錯,我家吃了好多年啦,老頭子幾乎天天要吃,說香,有饅頭味,就在老汽車站樓上。
第二天早晨,我走到老汽車站樓梯口,沒見到任何賣早點的招牌,我邊上樓梯邊疑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上到二樓樓梯平臺,向左前方一看,發現有一個蒸籠正在爐子上放著,微微冒著熱氣。旁邊是一位六七十歲的圓臉老人,坐在一張舊木椅上,手里拿著饅頭在吃,身邊一個小方凳上,放著一個大茶缸。
我問:是您賣饅頭吧?他說:是,要幾個?老人將半個饅頭放下,起身從白布下拿出一個不銹鋼鉗子,又從墻上拽下一個白色食品袋。他掀開白布,一堆饅頭和一些包子上冒出的熱氣,立即散發出麥香,直撲鼻孔。
我隨口問:你怎么不在門口掛個招牌,人家好找些呀?
他說:我在這里做了二三十年啦。老顧客都曉得我,不用招牌。像你這樣的新顧客,應該是老顧客介紹來的。
從此,我也喜歡上了他家的老面饅頭。特別是天熱,晚上不想動鍋灶,一碗湯或一碗稀飯,加一個饅頭就行。妻子說,這么大的饅頭只收一塊錢,這人做生意太實在了。
城市街頭有許多金光閃閃的廣告牌,一些店面裝修得富麗堂皇,但要不了多久,就會在門口掛出“旺鋪轉讓”的廣告。
我想:他們如果來品嘗一下老人的饅頭,聽聽老人的生意經,不知能從中品味出什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