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記憶就像大小不一的柜子,能夠裝下的有限,能夠打開的有限。”老師說這句話的同時,不忘提醒我們珍惜自己的柜子,不要讓無用的東西占據。
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和同學們小聚,提起老師當年的這句話,引起一番感慨。吳說:“當年我以較高成績考取省示范高中,父母和老師對我寄予厚望,可我貪玩成性,不聽勸告,結果沒考上理想的大學。如果記憶的柜子不被那些天馬行空的瞎玩擠占,而是騰出一半的空間學習,也許我的人生會是另一番樣子。”
聽吳這么一說,胡喝了一口悶酒,接了話茬:“人生沒有如果。四年本科我玩了三年,最后一年若不是玩命惡補,畢業證都不一定拿到……”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檢點過往,雖無痛心疾首之恨,但也難掩抱憾之心。
年少輕狂,誰的“柜子”都裝過遺憾,只是有的人裝得少一些,有的人裝得多一些;有的人明白早一點,有的人明白遲一點;有的人明白了及時改正、迎頭趕上,有的人明白了依然故我、渾渾噩噩。時過境遷,當一切無法從來,面對記憶的柜子,除了不堪回首,便是一聲嗟嘆。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