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陽光,溫暖柔和,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我一見這暖洋洋的陽光,就忍不住想回老家,把母親床上的棉被搬到陽光下。
小時候,每逢晴朗的冬日,母親總會早早地起床,搬出家里的一床床棉被,放在陽光下晾曬。那時的我,還無法理解母親為何如此執著于曬被子。
母親將幾根竹竿搭在兩棵樹的樹椏上,或者用一根繩子系在兩棵樹之間,然后把棉被輕輕抖開,舉過頭頂,用勁一甩,棉被便跨過竿子和繩子,心甘情愿地對折起來。曬上幾個鐘頭,母親用細長的竹竿輕輕地拍打著被子,讓被子里積存的塵土和濕氣都隨著風兒飄散,再內外翻個面,讓被子的每一個角落都享受陽光的愛憐。
母親的手法熟練而輕柔,仿佛在照顧一件珍貴的藝術品。母親敲打被子的聲音,仿佛是被子均勻的呼吸聲,動聽舒暢。
陽光太好了,母親的額頭沁出了細細的汗珠,她隨手撩起圍裙下擺輕輕擦干。
我無意中發現,母親總是把我們睡的棉被放在陽光最強烈的地方,而她的被子卻放在竿子的兩端頭。
當太陽漸漸西沉時,母親將被子輕輕收疊,一床床抱進屋里。經母親晾曬的被子,晚上睡起來柔軟無比,就像躺在母親懷抱里一樣舒適,還有淡淡的香。
如今我已老了,而母親更老了。母親的腰早已直不起來,我知道那是子女們成長的漫漫長夜累彎了她的腰。
趁著暖陽,回家去,幫母親曬曬被子,讓母親的棉被多收獲一縷陽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