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帶著父母來到塔川欣賞秋色。驅車在鄉間公路,如游走畫中,不知不覺,已到村口。
徽州古民居、古橋、小河和秋色是塔川四大特色。古民居粉墻黛瓦,石橋橫臥如虹,溪水清澈見底,都可仔細品味,此次前來,則重在秋葉。秋葉之附著,便是古樹。村中之樹,以烏桕為主,夾雜楓樹、柿樹、銀杏等。
每到深秋,烏桕樹的葉子隨著節氣更迭,由綠變黃,由黃變紅,其葉子比楓樹紅得要早,但并非一下子全紅起來,而是像一幅卷軸,徐徐展開,綠中有黃,黃中帶紅,色彩斑斕,千姿百態。
進入村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數棵巨大古樹,它們分別是樟、榧、楓等,此為塔川第一景“五樹參天”。為首是一棵兩百多歲的烏桕樹,參天聳立,黝黑粗壯,樹身斑駁,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塔川的過往。
沿臺階而下,層層疊疊,是片片金色的稻浪,稻穗業已低頭,那是豐收的低調。滿眼盡是黃金甲,在烏桕和紅楓襯托之下,赤橙黃綠,自然而成的一塊調色之板。
站在觀景臺上,遠處山谷之中,馬頭墻隱隱約約,徽州特色的民居鱗次櫛比。時近傍晚,炊煙裊裊,更添人間仙氣。
往高處看,稻浪隨風起伏,似好客之主人,熱情招著雙手。田埂上,烏桕、楓樹以及榧樹相鄰而立,疏密有致,紅黃之葉競相舒展,讓游客們的脖子仰得酸疼,長槍短炮雖能留下一些景致,卻只有盤旋的無人機才能將秋色覽盡。
我呢,限于詞窮,只能連著說道:“好美!好美!”待到夜幕將塔川的秋色覆蓋,方不得不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