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之中有魔鬼,在許多故事中,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常常是一些細節。
1
曾經有位在東莞圖書館留言走紅的大叔吳桂春,有篇報道寫他的故事。
10多年前,當拿著《新華字典》剛開始看書的吳桂春,第一次讀到紅樓夢里瀟湘館的鸚鵡吟葬花詞時,他內心的勝負欲被那只鸚鵡徹底點燃了。
他驚嘆連林黛玉的鳥都這么厲害:“一只鳥都會背詩,我卻不會。我不把這個詩背會,就白看《紅樓夢》了。”——很喜歡這個細節,跟林黛玉的鸚鵡較勁,生動有趣。
2
看過一篇寫某個流浪狗基地的報道,有這樣的細節:
狗狗們期待著有個家,因為基地沒法跟家比。一批狗被領走后,剩下的狗無精打采,開始有心事了。
“當一只活潑的狗被領走,所有的狗都會學它的樣子上躥下跳。如果被領養走的狗是安靜的,其它狗再見到人,就不吭聲。它們還學會了作揖、要抱抱,沒人知道是什么時候學會的,但這是它們為數不多能做的事?!?nbsp;
這樣的細節讓我心碎,動物也會用自己的方式討好人類,想要模仿那些被挑中的、有新家的狗,增加自己被收養的幾率。
3
韓國藝人具惠善婚變時拋出了幾大金句,非常戳人:“他好像只是非常短暫地愛了我一下!”“我是住在家里的幽靈,你曾經那么愛過的那個女人變成了僵尸。”
可金句雖然有力,之后爆出的兩人相處時具惠善控制狂似的細節卻給安宰賢加了同情分,對安宰賢多達14條的婚姻準則,要24小時知道他的動態。
生活細節帶來的共鳴,比金句更有力量。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