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人移民到達秘魯40年后,一位安徽人曾作為國家特使出訪秘魯,為保護華人移民,促進華人移民同秘魯人民密切交融做出了貢獻,他就是崔國因。崔國因(1831——1909),安徽太平(今黃山區(qū))人,清同治十年辛未科進士,十三年授翰林院編修。光緒十五年(1889年)薦升翰林院侍讀,接替著名外交官張蔭桓之職,出使美國、西班牙、秘魯大臣。具體前往秘魯時間,根據(jù)其日記記載:光緒十七年正月初一從華盛頓出發(fā);二月二十五回到紐約。
早年秘魯華工。
一
崔國因在從美國出發(fā)前,他對自己出使一年多來的成績進行了總結,重點突出了對華人權益的保護。“華人之假道者,美關以索銀為質;其安業(yè)者,美紳以領照作難;其經商成市者,美之工黨以逼遷令其破家蕩產。均經力駁,使不行矣”;“寓巴拿馬華商,土人(注:印第安人)聚眾驅逐,為求美國領事就近告彼政府,得以風行雷厲,轉危為安,此皆使者分所當為之事也”。
由此,此次出使秘魯,華人移民問題,就成了崔國因的頭等大事。十二月二十一,崔國因前去美國外交部辭行。在與外交部官員交談中,重點交談的也是華人問題。“午初,赴外部布連(注:美國國務卿)處辭行,言于是中國元旦日赴秘魯。布連曰:‘秘魯?shù)胤剑A人甚多。’因曰:‘自中秘立約禁招工后,華人已減于前矣。’布連曰:‘何時可返?’因曰:‘大約三月之內,可以即回美都。’布連曰:‘美國駐秘有公使,駐巴拿馬有領事,余當作書為之先容。貴大臣到彼,可資照料。’因謝之,遂辭退。”
春節(jié)那天出發(fā)前往秘魯時,布連果然送來了“護照一紙、信四封,分致個龍、巴拿馬、嘉里約三領事,又致美國駐秘公使”。沿途停靠時,這些信都發(fā)揮了作用。
初八到達個郞(今譯科隆),個郞總督和美國駐個郞領事均來拜見。當聽美國領事說總督對華人友好,專保護華人后,崔國因特意對總督進行了回訪。當?shù)厝A人聽說來了祖國使者,“多放爆竹相迎,亦有升旗于門首者。商董易佐才、曾慶己來迎”。
初九到達巴拿馬。沿途看到“粵人之設店鋪者甚多”。美國駐巴拿馬領事阿丹信到車站迎接,并把他們送到賓館安歇。崔國因隨即前往阿丹信家拜訪。為了聯(lián)絡感情,送“湖縐一匹、磁瓶一對、茶一箱、金扇兩柄”。阿丹信夫人也出來接待,高興地說:“華人甚安分,我等必保護,令其安業(yè)。”巴拿馬總督此時請阿丹信傳話,要會見中國使者。崔國因日記記下了初十會見的場景和重點交談的內容,“因亦道愿見之忱,且以華人相托。該總督允必保護”,“因向該總督言曰:‘美國一百年前,草昧初開,各埠冷淡。一百年后,日盛月新。如此之速者,因鐵路、各廠,華人為之經營也。今貴國既有華人接踵而來,則興旺可立而待,敢為預賀。至于華人之業(yè)于此者,有貴總督之庇蔭,有貴領事之保護,本大臣可以放心,夫復何言? 惟有以華人相托而已。’該總督大笑,以手拍胸,力任保護。因謝之”。
元宵節(jié)那天,他們一行到達厄瓜多爾管轄的惠愛磯。當?shù)亍巴寥思s十萬人,華人居十之一”。由于停船時間短,崔國因無法上岸,但仍在船上接見了三位華人代表葉文英、陳忠華和高靜光。
二
正月十六那天他們一行進入秘魯境內。二十到達打辣美。此地十分繁華,也來了很多華人。當聽說祖國使者到達,即有代表登船拜見。通過他們,崔國因了解到,“三年前有委員二人來查寮,一切供張均由商具,而于弊政究未詳查。華工仍然困苦。曾已呈控于出使大臣矣”。由此,崔國因聯(lián)想到,“因于光緒十五年由滬出洋之先,即有香港商人書控告委員查寮之不力。今又聞之商人。其寮之難查歟?抑人不易得也?”這使崔國因下決心一定要弄清秘魯華人實情,幫助他們改善境遇。
正月二十一他們到達秘魯首都利馬。二十三崔國因前往華人“通惠總局”(注:1886年建成)舉行華商座談會,有二十多人參加。他問華人在利馬數(shù)目。回答:“不能詳知。”再問華人與前五年相比增減情況。回答:“近來出口多于進口,大約已減于從前矣。”再問中西學堂情況。回答無人就學已停辦。問他們原因何在。回答:“中華四子書,少時無不讀者,父兄自可教其子弟。淹博之道,非所敢期,故不須就學。洋文須延洋師,費用太大,無可籌措,請即停辦。”針對這些回答,崔國因讓他們幫助查明華人數(shù)目,同時再三開導他們不要短視,還是要辦好中西學堂。
正月二十六午刻,秘魯總統(tǒng)雷米希奧·拉萊斯·貝穆德斯隆重舉行儀式,崔國因遞交國書。其后,崔國因開始密集的外交活動。在這些外交活動中,崔國因均把保護華人華商作為重要話題,請秘魯外交部及各國使臣重視。當時智利國內正進行內戰(zhàn),在會見英國公使時,他感謝并拜托“英公使代為保護寓居智利之華人” 。
在崔國因的要求下,華人數(shù)目也得到了較精確的統(tǒng)計。秘魯“居民二百六十三萬一千余,生番二十五萬余,外國工商七萬八千余。內中國六萬余人,義國(意大利)七千人,法國二千余人,日國(西班牙)一千六百余人,德國一千六百余人。英國、奧國、瑞士、葡萄牙、美國,人數(shù)甚少”;回來路上經過打辣尾和白鴿尾,華商也把兩地的華人總數(shù)統(tǒng)計清楚,前者約四千人,后者約六千人。從此數(shù)字看,當時在秘魯經商的外國人,華人占了絕大多數(shù)。
崔家老宅原花園里的六角樓
三
從出使三國的那天起,崔國因都保持著一個良好習慣,每天都會記載著當時列強們的動態(tài),并分析可能給中國帶來的影響,以及對對策的思考。即使在秘魯期間也仍然如此。正月二十七,當?shù)弥岸碇髦I兵部大臣:明年琿春應添步兵一營,以為西比里亞以東之策應”,他感嘆道:“琿春為中國之地,中國駐有防兵。俄人營鐵路以達琿春,又添兵隊,鐵路成,而邊事亟矣”;如何應對?
正是由于記下如許國際重要事件以及結合國情的思考,四十六萬多字的日記,1894年付梓后,曾被認為是“研究當時國際政治風云之變幻、經濟貿易之消長、軍事力量之對比、華工歷史之滄桑、中美交涉之波瀾等極為豐富和珍貴的第一手材料”(以上所有引文均出自《出使美日(注:此為西班牙)秘日記》,黃山書社1988年8月第1版)。梁啟超后來更將之列入呼喚中國人睜開眼睛看世界的《西學書目表》。
光緒十九年(1893年)七月,崔國因任滿歸國前,授任右庶士,可歸國后,很快遭貶。原因史書上一直說是不明。遭貶后的崔國因沒有回到太平,而是來到蕪湖興辦起了實業(yè)。針對蕪湖是全國有名的重要米市,他開辦起了稻米加工業(yè)即礱坊。在當時的蕪湖,礱坊有廣潮幫和本地幫兩大勢力。崔國因創(chuàng)辦礱坊后,帶領太平人很快崛起為另一股巨大的勢力。
1909年,崔國因去世。惜乎無后。
被貶回來時,他曾游覽家鄉(xiāng)黃山,留下了兩首詩。“三十年前此地游,禪房草榻暫淹留。濕云侵岫晴疑雨,深谷藏風夏已秋。自惜鴻泥成往跡,重攜蠟履豁新眸。山靈見我應相識,清瘦形容似舊不?”“解組歸來歷九瀛,看山又作虛步行。廿年宦轍身猶健,半榻茶煙夢已清。蘿月朗離塵垢相,松風噓出海潮聲。文殊歆證前因果,我是仙猿再世生。”兩首詩當時就刻在了黃山始信峰上。
回來的崔國因曾對太平的老家做了修繕。太平老城里的崔氏老宅,其花園里的六角樓被完好保留了下來,成了老城里市民廣場的一大景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