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底,好友KC帶著女兒從美國回來了。
40年前因共同的愛好——文學和計算機,我和KC成為閨蜜。上世紀八十年代愛好文學的人比比皆是,但同時喜歡計算機的人不說是萬里挑一,起碼也是百里挑一。當很多人還不知計算機為何物時,我們就噼里啪啦地一邊敲著鍵盤一邊海侃。
想當年,我們意氣風發。曾寫同題文章欲較高下,又曾一起走T臺展現飛揚青春,還曾在深夜的機房里大談人生理想……那個風華正茂的年紀,似乎做什么都不為過。那段時光里,我們活得無拘無束、自由奔放、熱情如火、坦誠相待,我們的友情如藍天白云一般純凈透徹。我記得,她去青島相親時的幾套衣裙都是借我的,我有不開心的事也會立刻向她傾訴。那是獨屬我們共同的青春歲月。
后來,她隨夫陪讀去了美國。不久,我在國內也辭職創業,從事計算機行業及相關領域。人生路上,兩個女孩就此天涯海角各奔東西,但我們的友情跨越時空,一直都在。
我印象中的KC是一個不怕吃苦、追求上進、酷愛學習的人,她任何時候都不會放棄提升自我的機會。剛到美國時,她一邊幫人帶孩子、做家教賺取生活費,一邊繼續深造計算機專業想謀個好工作。她吃過的苦頭、經歷的挫折、遭受的磨難,估計幾天都講不完,好在,她通過不懈的努力,后來真的就在美國新澤西一所大學里謀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算是站住了腳。
記得有一年我和同行去美國旅游,她開車接我們去參觀她的學校。當時她正好后面有一節課,我們就坐在后排靜靜地聽,看她用流利的英語熟練地授課,我真的很為她驕傲??煜抡n時,她還邀請我們走到臺前,向全班學生特別介紹了我們,說我們是來自中國的計算機行業精英。再后來,因為文筆好,她被美國最大的華人報——《僑報》聘請去做專欄記者,業余時間采訪了很多在美的華人,他們都是各行各業的翹楚。她經常很得意地把她獲得好評的專訪文章發給我看,我也為她的成就而歡呼雀躍。我在國內出版個人散文集時,她也在美國為我著文宣傳。我們各自忙碌,又彼此鼓勵,這就是我們一直的狀態。
2018年KC回國,我帶她去了霍山月亮灣作家村。彼時恰逢中國作家協會鐵凝主席率領改革開放40周年采風團去作家村考察,鐵凝主席得知KC剛從美國回來很是詫異,就站在那里多跟KC聊了幾句,并且叮囑KC要多回國看看國內的發展,要多關注中國文學,在外要多宣傳我們中國等等。記得KC當時也很激動,她沒想到自己竟會在這里遇到她一直崇拜的人物。
KC除了自己的人生努力向上外,她的女兒jamie也被她培養得很出色,今年如愿考進了普林斯頓大學,而且是全額獎學金。八九萬美金的學費,全免,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呢。作為好閨蜜,真為她高興。我對她說,這樣的女兒就是來報恩的,她很欣然地接受我的祝福。她說,昔日好友今又相聚,不一樣的人生,我們各自綻放。
隔著千山萬水,幾十年間我們彼此鼓勵,又苦樂自渡,也都有彼此還沒說出來的累,但兩個人都堅強地一路走過來了。
人生如曠野,敢拼才自由。我們彼此慶幸,總算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