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2018年初秋南方小城,天氣還有點熱,在這樣的季節里,兒子將去北京入讀自己心儀的大學。隨著開學日子臨近,我和妻子心里有些依依不舍。
8月20日這天,兒子正式動身。頭天晚上,他媽媽就收拾好他所需的衣服、被褥等物品放在兩個拉桿箱里,塞得滿滿的,兒子還帶了許多書籍等。這次,我和妻子送兒子去他就讀的大學。上午十點鐘,我們三人拎著行李下了樓,坐上了去高鐵站的出租車。等到了高鐵站,給兒子送行的同學已經等在那里了,兒子叫我們先進候車室,他要和同學告別一下。站外正趕上銅陵電視臺采訪暑期大學新生,兒子適時秀了一把,還上了當天的電視新聞。
高鐵上,兒子一會兒望著飛馳而去的窗外景色,一會兒靜靜地閉目養神。經過六個多小時旅程,列車停靠在北京南站。下了高鐵,我們又匆匆換乘地鐵,等我們趕到北京理工大學時,已經是晚上七點半了。迎面是寬闊的校區道路,高大的建筑,燦爛的花朵、茵茵的綠草、高大的樹木,還有一群群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但愿兒子在北理工能圓自己心中的夢想。
我們在徐特立圖書館旁遇到2016屆學長、內蒙古籍迎新志愿者小張,他熱情走上前來說道:“叔叔、阿姨,你們是送學弟上大學的吧,我是大學生志愿者,讓我來送你們去新生宿舍吧。”他看到我們帶了許多行李,又叫一位騎三輪車的志愿者,把我們的行李全部放到車上。我和小張攀談起來,從他言語中,我得知,他已經做了兩年迎新志愿者了。他說,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很幸福。過去他剛來的時候,也是志愿者幫助了他,他要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在兒子宿舍丹楓B樓前,小張和騎車來的志愿者卸下了行李,匆匆告別。
第二天,我們來到兒子住的三樓宿舍,已經有先來的家長在忙活,媽媽們當起了清潔工,洗呀刷呀,把床鋪整理好,鋪上了被褥和枕頭,書柜上放上牙膏牙刷和書籍等物品。我和兒子到學校超市買來了拖把、臉盆等生活用品。中午我們去學校食堂路上,路過北理工房山校區美麗的北湖,“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九曲橋上,北湖綻開一朵朵粉色的荷花,美麗動人。在一陣陣微風吹拂下,輕輕地擺動著,在寬廣的湖區游弋著海外友校贈送的黑天鵝和野鴨子。優雅的黑天鵝和人很親近,經常上岸覓食嬉戲。從北湖遠眺靜園,有一種海市蜃樓的縹緲感覺。
第三天,學校舉行開學典禮,兒子和宿舍的室友按照輔導員的要求早早地排隊去南校區的操場。我和孩子母親決定不打擾兒子,悄悄地回家。從妻子的臉色能看出她心情有點壓抑和失落,我對她說:“你看過趙婕寫的這樣一段話嗎?她寫道:我欽佩一種母親,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后學會得體地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母愛必須完成的任務。親子關系不是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我們既不能使童年的孩子感到貧瘠,又不能讓成年的孩子覺得窒息。做母親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
我給兒子發了條短信:“爸爸,媽媽不和你告別了,先回家了,你是一個男子漢,在外面要學會照顧好自己。”一會兒,我們在地鐵上收到了兒子發來的短信:“爸爸,媽媽,這么早就離開嗎?”一句軟軟的話語擊中妻子心中最柔軟的部分,妻子別過身,兩行熱淚從妻子眼眶涌出……我慢慢地意識到孩子母親的落寞。兒子長大了,是我們的驚喜,還是我們的失落?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