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王老爺子是我的熟人,我們時常在大院的花園里遇見。他沉默寡言,每次遇見,只是點頭示意,今天他卻大談特談,顯得很興奮,原來他今天遇到了奇事。
老王告訴我,最近菜市場上了許多新鮮的蔬菜,他老伴愛吃茼蒿和菜薹,他愛吃蠶豆和韭菜,于是今晨他去買了兩大塑料袋,足有20斤。回來的路上,快走到家時,老王又去一家大型商店買東西,店里找了4元8角零錢。他看到門口柜臺上有一只扶貧助殘捐獻零錢箱,就把這錢放了進去。出店看見路牙上坐著一個老奶奶捂著嘴啜泣,老王詢問得知,老奶奶的兒子三年前去世了,她幫著照看孫子,去年孫子上了初中,現在她想回歙縣山區老家,可是身無分文,說著大哭起來。老王當即掏出100元錢給她做路費,老奶奶連連給他磕頭,老王彎腰去拉。老奶奶千恩萬謝地走了,老王卻由于低頭用力,暈了,一下子跌坐在路牙上,兩大袋蔬菜也掉落在路邊。
正在他喘息之時,一輛轎車“吱”的一聲,停在他面前的路邊,一位三十來歲的女士,風風火火地走下來,說:“啊,菜很新鮮。多少錢一斤?有秤嗎爺爺?”老王說:“沒有,我不是……”女士說話很快,思維活躍:“沒有秤沒關系,我都要了。”說著掏出100元錢遞給老王。老王說:“一點菜,四五十元,再說我不是……”她不等老王說完話,說:“不用找了,你們都是解放初給共和國添磚加瓦的老英雄,我們正享著你們的福呢。”她邊說邊把100元錢塞向老王的口袋,老王阻擋她的手,但是女士力氣大,猛地塞到老王的領口里,拎起菜就走回到轎車上。這時坐在駕駛位置的男子已經站在老王身邊,伸手就把一卷鈔票塞到老王的懷里。老王說:“不行,不行!我不是賣菜的。”掙扎著站起來要去追,這時圍觀的人攔著他說:“老爺子,給你就拿著吧。”“不拿白不拿。”“你今天走運,遇到了有錢的好人。”幾句話一耽誤,轎車開走了,連帶著那好不容易買到的蔬菜。
老王說:“手機上經常出現贈送老幼和窮困人錢財的視頻,有少年賣土產品的,有老奶奶賣青菜的,有彎腰駝背的老大爺去市場賣菜在鄉道上踽踽而行的,都得到了錢財、食品和衣服的捐助,我還不太相信,以為是提倡公益美德的行為藝術廣告,今天這真實的一幕落到我頭上了。可我是退休的高級教師,每月都領退休養老金啊,我不該接受捐助,更何況這么大的捐助,六百塊呢,這叫我如何是好?”老王掏出那卷鈔票,舉在空中,看著我,似是讓我給他出主意。我忽然想起了他剛才說的話,就說:“那家商店不是有扶貧助殘捐助箱嗎?”老王一聽,連忙說:“對對對!吃過午飯就去,你陪我去,三點在這里見面,把它用到該用的地方。可我的菜呢……嗨,再買吧。”
老王討到了主意,高興地走了,金色的陽光灑滿他的身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