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1
每次我看《倚天屠龍記》,都會被同一個場景打動。那就是:張無忌在光明頂上陰錯陽差學會了乾坤大挪移神功,以一己之力對抗六大派高手的車輪戰,姿態謙卑卻贏了所有人。而當他意外被周芷若的倚天劍刺傷后,武當派的殷梨亭站出來,要再跟他挑戰,他含淚叫了一聲“殷六叔”,我也忍不住跟著落淚,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后來發現其他人也有同樣的感受。
為什么呢?
金庸的淚點設置得如此精準,能調動讀者的情緒?
因為在之前的閱讀中,讀者一路跟著張無忌這個苦孩子,看著他父母雙亡,身中玄冥神掌性命堪憂,跟著張三豐去求醫,出于信義就一路護送楊不悔去昆侖山找她父親楊逍,被朱九真一家坑騙算計,一路坎坷,又中毒又斷腿又受騙的,經歷了諸多苦難,終于得以揚眉吐氣,一展身手。大家看到這么個“倒霉孩子”在光明頂的高光時刻,百感交集,有種快意在里面。
而這樣展現的時刻,也不是完滿的,他又受到最信賴的青梅竹馬的周芷若的傷害,錯愕不已,不相信對方會刺向自己。而面對武當派親師叔的挑戰,他終于繃不住了,委屈含淚。讀者也替他委屈,此時此刻,大家是多么希望他幸福啊。
2
張無忌這樣一個男主角,雖然優柔寡斷,有種種性格缺陷,但卻是被讀者愛著的,為他的命運牽腸掛肚,為他的喜悅而喜悅,為他的憂愁而憂愁。
并不是每個武俠小說的男主角都有這樣的待遇,看金庸被翻拍較少的幾部小說,確實是主角缺少魅力或親近感,故事也不夠好看。
《碧血劍》的袁承志成長中沒啥大情感波折,不像張無忌、楊過那么坎坷,武功獲得又太像大酬賓發的,不像郭靖那樣勤學苦練,我絲毫不關心他的命運,金蛇郎君倒比他有魅力得多——只是愛上他的溫儀和何紅藥都像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患者。
《書劍恩仇錄》里的陳家洛缺乏情感深度,說話做事都像個假人,絲毫不覺得他愛香香公主。他們都出身名門,武功高強,長相英俊,一呼百應,不乏美女青睞,可就是讓人喜歡不起來,跟讀者距離太遠。
3
一個人自由自在,沒有任何限制和憂傷,如同住在宮殿里的快樂王子一樣,這樣的故事有什么可看的呢?主角最好讓人心疼,再無所不能的人也會有一些限制。
比如《西游記》里孫悟空法力高強,可大鬧天宮之后會被壓在五行山下,取經路上要受師父唐僧的氣,三打白骨精那段明明沒有過錯卻受盡委屈,緊箍咒一念再念,虐得讓人心疼。假如沒了這段故事,《西游記》會失色不少。
《瑯琊榜》的主角梅長蘇有過人謀略,精于算計,所有人的命運走向幾乎都在他的算計中。這樣一個人物常常是反派的配置,可是作者安排他中了火寒毒,經過碎骨重生,相貌發生了改變,身體也異常虛弱,每一次殫精竭慮都損傷精氣,幾次掙扎在生死邊緣。這樣一個病人身份,是不如一般人的地方,讓人產生了同情,忍不住去憐惜他。
他擁有一流的謀略智商,擁有一群忠心耿耿的手下,每個人都愛他,基本是“杰克蘇”了,可他不能有個好身體,無法去戰場上戰斗,無法以真面目示人,這種“虐”的感覺讓讀者對主角情感上更親近。“你知道我這雙手,以前也是挽過大弓、降過烈馬的。可是現在只能在這陰詭地獄里,攪弄風云了……”
梅長蘇的自嘲,讓這個權謀故事的格局擴大了,主角擅長權謀,卻并不享受權謀本身。所以《瑯琊榜》的格局立意很開闊。
4
“美強慘”的人設和故事特別能打動人。
所以在一些選秀活動中,選手常常靠自己的悲慘身世來打動觀眾,讓人感到“這孩子真不容易啊”,更容易贏得投票。
可時間一長,套路多了,就產生審美疲勞,有個惡搞視頻就是唐僧師徒四人去參加選秀,來諷刺這個“賣慘”的現象。
視頻里唐僧說,“我們這個團隊都是沒爹沒媽的孩子,一個比一個慘,尤其是悟空,一出生他的石頭媽就炸了,他爹是什么物種都不知道。”說得倒也沒錯,只是大家平時不會從這個角度說事兒罷了。
所以我們如果創作,要給主人公設置一些缺點和苦難,但不要喧賓奪主,淹沒主角本身的光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