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母親今年101歲,印象中自己有很多年的母親節沒能陪在老人家身邊了。現在母親是輪流在兒女家生活,我們姊妹七人,每家兩個月,因為隨著母親的年紀越來越大,越發需要子女全身心地陪護。
五、六兩個月正好輪到我來照顧。五四青年節那天,滿屏都是年輕人慶祝專屬他們的節日,我也趕時髦發了一個朋友圈:“祝00后老媽節日快樂!開啟全陪101歲老媽的幸福生活。”按照微友的話,會背《木蘭詩》的老太太又來啦。是的,現如今的母親,雖然好忘事,常常拿東忘西,唯有392個字的《木蘭詩》能全文流暢地背誦,這一點是我所不能及的。
母親帶給我們的都是滿滿的正能量。教師出身的母親,常常把我們當作她的學生,雖然最小的我也已年至六旬,但在母親的眼中還是需要她不斷教育的孩子。母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好好做人,認真做事,要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這些看似大道理的言語,對于高齡的母親來說,那是刻在骨子里的認知。母親愛干凈,經常會拿著抹布掃把打掃房間,不讓做,母親會生氣,所以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就由著她吧。母親常說,自己的要求嚴,以前學生最怕她檢查了,絕不允許教室里有衛生死角。
母親一生勤儉持家,即使后來生活條件好轉了也不曾改變過。身教勝于言傳,在母親的影響下,我們七姊妹沒有誰會肆意地鋪張浪費。我從不認為這是小氣,相反是養成了一種節約的好習慣。我感覺在母親這里,沒有什么可以丟棄的,哪怕是報紙,母親都會把它折疊好,工工整整地碼放在一起。吃飯時更是不能掉一粒米,我常開玩笑地說:“媽媽您用過的碗筷都不用清洗了,碗光,筷光,餐桌光,您是光盤行動的最佳代言人。”
母親每天生活規律。除了一日三餐外,上午十點喝一杯果汁,下午三點牛奶加點心。子女只有一個心愿,就是盡心盡力地護理好母親。說實話,照顧高齡老人遠比照顧小朋友要難得多,因為老人自以為啥都會做,這些以前輕而易舉做過的事情,現在咋不讓做了?爬高上低更是讓人防不勝防。所以要時刻提防著,不敢有一點點的疏忽大意。
母親對自己的七個子女,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叫錯名字的,但也有犯迷糊的時候,常常張冠李戴,最可笑的是過了一會母親的記憶又回來了。其實,每隔一段時間再來重新看護母親,還是會發現老人的一些新變化。這次來,母親掃地,有時會把好不容易攏在一起的紙屑絨毛,不是將它們掃進簸箕里,而是再打亂掃到別處去;用過的馬桶不沖了,但會把蓋子蓋上;步履更加蹣跚;聽力越來越差;母親往年最喜歡讀報給我聽,還喜歡講一些自己引以為豪的趣文趣事,近來也不再絮叨了;母親最愛鋪床,她老人家的床鋪總是井井有條,每次鋪好床,自己累得躺在床上休息,再打開被子蓋在身上,如此反復。不過,從這點可以看出母親年輕時做事的嚴謹和認真。可喜的是,母親的飯量依然如故。最讓我羨慕的是,母親的視力極好,讀書看報甚至穿針引線都不需要戴老花眼鏡。
寫到這里,正好女兒打來視頻。女兒從小就跟姥姥親,姥姥也非常疼愛這個小外孫女。母親一時叫不上名字,女兒一聲聲地喊著姥姥姥姥,姥姥一聲聲地應答著,心肝寶貝地叫著,她們笑瞇瞇地凝望著,分明看到女兒眼里已飽含著淚水,我趕快插話打岔。根據以往經驗,后面她們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母親年紀大了,不能讓她難過流淚的。
母親一生吃過很多的苦,養育了我們姊妹七人。母親雖平凡,但平凡中透著母愛的偉大。每年母親節,我都會寫一篇和母親相關的文章,今年有幸和母親一起過節,所以格外珍惜。祝母親健康長壽,母親節快樂!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