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地處大山深處的唐灣鎮葉家灣村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吸引了我的眼球。這里巍巍群山連綿起伏、懸崖峭壁新奇秀麗,把鐘靈毓秀的紅色村莊緊緊摟在懷抱中,如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深深感染著我,又像一位藝術大師,把這張美麗的山水畫圖精心點綴得形態各異、精彩紛呈……
我們在三月的浪漫季節慕名來到美麗的葉家灣,此時此刻,這里鮮花盛開、流水潺潺、翠竹掩映。走在這個世外桃源的小山村,呼吸著天然氧吧的新鮮空氣,俯瞰著層層疊疊、高低錯落的梯田,那些線條行如流水、瀟灑潤暢,還有那么多古色古香、底蘊深厚的老屋,歲月的滄桑印刻在這些古建筑上,毫無疑問,它承載著古老村莊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我的心情也開始愉悅起來。實際上,比陽春三月更加熱鬧非凡的,是葉家灣隨處可見的紅色印象:桐城縣民主政府、全縣黨政干部培訓基地、桐西游擊隊隱蔽過的老虎崖、黨的秘密聯絡點、葉氏享堂以及許許多多不知名的紅色標記……一位90多歲的老人興奮地告訴我們,一九四一年,桐西游擊隊的二十多名戰士,突然襲擊了葉家灣,他們果斷干掉了流動哨,取得了繳獲輕機槍一挺、步槍數支、子彈上千發、食鹽六千斤的輝煌戰果。歷史不會忘記,桐城人民更不會忘記,葉家灣的土地上曾經淌過紅的血,流過紅的淚,這里是一片英雄輩出的紅色土地。葉家灣村73歲的退休老教師葉武益說,為了桐城人民的解放事業,一個小小的葉家灣村竟然有6位烈士犧牲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葉樹敏、葉樹明、葉文南、葉慕桃、葉石樓、梅白良,先烈的英名、業績將永載史冊,世世代代活在桐城人民心中!
在葉家灣走訪,我的思緒仿佛回到了血雨腥風的戰爭年代,內心充滿了太多的感慨:革命前輩面對山河破碎、生靈涂炭,懷著滿腔怒火,毅然奮起抗擊,拋頭顱、灑熱血,在文都大地上譜寫了一曲曲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動人篇章……隱藏在龍眠山深處、革命老區大別山腹地的葉家灣,早在1928年就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核心游擊區,林維先、鐘大湖、彭庭舉等先驅和無數革命仁人志士,在這里運籌帷幄、指揮若定,開辟了紅色革命根據地,把古老的村莊變成了殺敵的戰場。撫今追昔,我們不能不倍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一路走來,葉家灣春天的氣息越來越濃。在葉家灣這片紅色的土地上,綠色的村莊處處都被紅色包圍著、浸潤著、滋養著。紅色,是葉家灣的縮影;紅色,是葉家灣的底色;紅色,是葉家灣人的驕傲和資本;紅色,更是葉家灣人的精氣神,是葉家灣人走向美好未來的重要精神支柱和依托、是源源不斷的力量源泉……紅色讓葉家灣人充滿自信,人文薈萃讓葉家灣人無比自豪,人杰地靈的葉家灣涌現了著名學者葉百言、國立武漢大學中文系創辦人葉瑛等名人,他們與朱光潛、葉圣陶等都有過交集。
在葉家灣,穿行于蜿蜒的水泥路上,轉過一道彎就是一道風景,跨過一條河流就是一個故事,越過一座古建筑就是一個傳奇,繞過一座山峰就是一處難忘的鄉愁。如今的葉家灣,清澈見底的河水在靜靜地流淌,歡快地歌唱,訴說著古老村莊度過的不平凡的歲月。初春季節,小山村里處處可見桃花、杏花、油菜花競相綻放,賞心悅目;起伏的群山青翠碧綠,意氣風發。如今的葉家灣,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了,村莊也紅火起來了,生活在這里的人們腰桿也像大山一樣真正挺直了起來,燦爛的笑容寫在他們的臉上,藏在他們的心中。
徜徉在葉家灣,這里不僅僅紅色旅游資源豐富,自然風光旖旎,我還驚奇地發現,葉家灣還有許多可圈可點的人文景點:傳說漢朝開國皇帝劉邦追趕功臣張良,張良跑到棋盤峰,并長期隱居在此,為葉家灣增添了古老的色彩;還有望曹尖上的棋盤石,兩位古人坐在一塊巨石上對弈的情形仿佛就在眼前,我不由得又浮想聯翩,三國時期術士管輅為少年趙顏出計,向正在酣戰對弈的北斗、南斗兩位老人請求延壽,少年的誠心打動了老者,終于如愿以償……
鄉土田園的葉家灣,處處鋪展著詩情畫意!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