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自然有四季,散文亦有。大自然的春天蘇醒、流動與明媚,散文之春則清新、明亮與期待;大自然的夏天盛開、熱烈與浩大,散文之夏則縱橫、繁復與奔放;大自然的秋天收獲、凋落與靜流,散文之秋則內斂、通透與豐贍;大自然的冬天純凈、回歸與厚重,散文之冬則簡約、沉思與憂傷。
一個散文家的寫作之路,就是一條沿著大自然的四季和散文的四季而不斷探索、不斷成長和不斷成熟的路。
許冬林正在這條路上行走。她的《外婆的石板洲》可以視作她從夏往秋的有分量的力作和她個人散文創作風格上的一次重要嬗變。這對于一個散文家來說,是有疼痛的,更是進步的、可喜的。
集子共分兩輯,寫的是故鄉,文字上的故鄉,經過歲月沉淀后的故鄉。風物,人與山水,既是現實中的故鄉,更是心靈中的故鄉。兩者之間,既是等號,又是不等號。而這,便是散文的絕佳之處,如同大寫意的山水,總在是與不是之間。那是開始內斂后所應有的節制,開始通透后所表達的回歸,開始豐贍后所追求的沉吟。
從前,許冬林筆下更多的是江南的水與青草、花與蝴蝶,而現在,呈現在這個集子中的,則是石與消逝、落葉與煙火、流向內心的淚水與蒼茫執著的堅定。在這個集子里,有沉浸于故鄉人事的《三寸金蓮》《暗處的河》《萬物生長》;有透過故鄉讀自然、讀山川、讀歷史、讀人生的《墻外的春天》《霜氣》《中國梧桐》。文字都在下沉,文章因此洇染了大地之色。從文章的眉睫到文章的背影,都有著霜氣,地氣,靜氣。而對人事的小說化的描摹,則讓集子中的文章獲得了站立、豐滿與廣大。
大自然生生不息,散文之四季亦是生生不息,一個作家的文學生命,也會因之而不斷更新并生生不息。《外婆的石板洲》呈現了許冬林文學生命中可期待可動人的另一面,當然,她的江南的水與青草、花與蝴蝶,都依然是美的文字風景,但循著《外婆的石板洲》,她或許更能走出一條獨立的、深沉的,更接近于大地本真與生命本原的散文之路。
且讀,且期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