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女兒讀小學五年級時生了一場重病。刻不容緩,我第一時間將女兒送到上海華山醫院救治。掛的門診專家是姚教授,他一米八以上的個頭,戴著一副精致的眼鏡,看上去三十歲剛出頭,英俊帥氣,白皙的面孔透著幾分學者風度,說話溫和親切。我稱呼他姚教授,他微笑著糾正道:“叫我姚醫生。”姚醫生看完女兒核磁共振的檢查片子后,干脆明了地作出診斷結果:第一住院,第二開刀。
住院是當務之急,可是在上海這樣一線大城市的重點醫院,病患滿滿,要想很快住上院談何容易。預約住院時,醫生告知至少要等一個月以后才有床位,可女兒已接到病危通知,一分一秒也等不得啊!一系列現實的就醫困難以及女兒的病情讓我陷入了極度的焦慮中,情急之下,我哀求姚醫生能否幫忙想想辦法,他雖面露難色,但也許是看出了我心中的不安,還是爽快地答應了,反過來安慰我,讓我寬心。不到一個星期時間,姚醫生興沖沖地告訴我可以辦理住院手續了,這從天而降的喜訊意味著女兒終于有救了,那一刻我喜極而泣,在心里永遠記下了姚醫生的救命之恩。
后來我打聽到,姚醫生的老家是皖南的,在上海攻讀博士,師從華山醫院原神經外科主任、中國工程院周良輔院士。名師出高徒,姚醫生年紀輕輕就是腦外科“一把刀”,在他的精心安排下,女兒的手術做得非常成功。
時隔八年,女兒再一次去華山醫院復查,自然想到去找姚醫生。分別這么長時間,我都不好意思再次開口麻煩他,甚至擔心他是否還記得我們。當我怯怯地撥通姚醫生的手機時,那邊傳來他熟悉而又溫暖的聲音:“我清楚記得你孩子當時治療的情況,能來找我,是我們之間有緣分,怎么能說麻煩呢!”
我深知姚醫生的為人和性格,便和妻子商量順便捎帶點自家種植的土特產,以表達多年來一直珍藏于心的感激之情。未成想就是這樣不值錢的一點心意,姚醫生也是義正詞嚴地拒之門外:“你們既然相信我的醫術選擇來找我,那就要相信我的人品,你們從外地來看病很不容易了,況且救死扶傷是醫生本職,醫者仁心是人之常情……”我仍心有不甘:“你把我們當家人,救了孩子一命,大恩大德無以為報,千里送鵝毛都不行嗎?”未等我把話說完,他拍拍我的肩膀爽朗地說道:“君子之交淡如水,沒必要如此。我們是安徽老鄉,有機會去合肥,你請我吃飯。”
姚醫生一清如水的態度,像一面鏡子,讓我照見了自己的渺小,看到了一顆純潔高尚的靈魂。從姚醫生身上,我真正讀懂了“大醫精誠”的深刻內涵。
在姚醫生的熱心幫助下,我女兒當天就做了核磁共振檢查。從檢查到片子出來,還要等上好幾天時間。姚醫生體諒我們遠道而來,在上海吃住費用大,就自己忙中偷閑上機讀片子,把檢查結果早早告訴了我們。后來因女兒病情復雜,姚醫生不厭其煩地多方溝通,非常慎重地請來多名專家進行會診,并征詢了周良輔院士的寶貴意見后,才確定了最佳治療方案。臨出院時,姚醫生像家人一樣千叮嚀萬囑咐,并推薦加了他的線上問診號,這樣即使不來上海,也可隨時和他進行線上交流,研判病情。
女兒如今恢復健康,并且已經成家立業幸福生活,回顧她生病后的這一路坎坷,真心感謝姚醫生雪中送炭。如果不是因為遇見姚醫生,女兒不可能那么快住院手術,更讓我真切體會到醫生的偉大、無私、善意、辛苦。其實還有千千萬萬個像姚醫生這樣的好醫生,用他們的大愛之心和高尚醫德溫暖過、拯救過無數個鮮活的生命,報答他們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感恩的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
記得姚醫生曾說過:“疾病只是一段旅途,接受與理解疾病才是治療的真正途徑。”姚醫生,謝謝您!我們所處的世界總是維系著一種奇妙的平衡,惡魔與天使并存,寒冷與溫暖同有。感恩這一路所有的善意和幸運,期待未來的清風朗月。
深恩難忘,多么想再次見到姚醫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