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每天都有做不完家務和工作,所以每徹頭徹尾完成一項手頭上忙活著的事情,我都會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
比如每天讀一小時的書堅持了一個月,比如每天完成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文章堅持了一個季度,比如每天練習兩小時的書法堅持了半年,比如發表的文章又攢夠了十篇,獲得的稿費又攢夠了1000元。
獎勵不過是一本書,一塊蛋糕,或是一個月的音樂會員。可這對一個像我這樣如鴕鳥一般把頭埋在沙地里渾渾噩噩混日子的小老百姓來說,著實有了點小資的情調。
人的幸福感源自口腹食欲、感官見聞和精神世界。對我來說小小的獎勵正是同時滿足了我口腹,感官和精神世界的所有期望。一個人要有幸福感,不外乎吃吃、喝喝、看看、聽聽、想想,既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既有生理層面的也有道德素養的。
獎勵自己這個小習慣的養成,是受好朋友小雨的影響。
小雨是我的鄰居,她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小時候,小雨的家是完整的,媽媽溫柔,爸爸和藹。如果不是六歲那年因為小雨不慎觸及到裸露在外的電線失去雙臂,也許那個家會一直幸福下去。面對終身殘疾的女兒,媽媽堅定不移地要給女兒生活的希望,而爸爸卻在面對失去雙臂的小雨時,做了拋妻棄女的決定。媽媽單薄的肩膀扛起了小雨的世界一整片天空,生活從來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有時候需要直面那些磨難。
我是在小雨二十歲那年搬到小雨家隔壁與她做了鄰居。我們住在同一個單元的一樓,門對著門,院子連著院子。我是在新家的院子里曬太陽時,第一次見到用鐵鍬在院子里翻土的小雨。看到她空蕩蕩的兩只袖子,我震驚了。這個歪著頭夾著鍬把,用頭、脖子和腳熟練使用鐵鍬的女孩,她臉上洋溢的笑容和爽朗的笑聲,深深吸引了我。
當我們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在她家院子的秋千上,她告訴我她為了熟練使用鐵鍬曾經做過無數次努力。一次又一次撿鍬,臉和脖子被鍬把磨破。那時候她就下定決心如果自己能夠熟練使用鐵鍬,就給自己買一臺錄音機來學英語。失敗了無數次,她終于可以用頭、脖子和腳熟練使用鐵鍬了。我認識她的時候那臺錄音機已經用舊了,而她的英語成績在學校里名列前茅。
如果人群中你看見這個失去雙臂的姑娘,脖子上掛著一條鮮魚,或是一大塊排骨,那一定是今天她完成了一項任務后獎勵給自己的一頓美食。你問我為什么這么肯定,是因為我曾在她身邊聽她喃喃自語:“抓點緊,背完這課單詞,喝杯龍井慶祝一下。”這是對待人生困境最好的方式。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