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到一個單位辦事,看到路牙上有三三兩兩的老太,年齡都在六七十歲,她們手中拎著一只鐵桶,正在用一把特制的刷子,蘸著桶內白石灰拌著的滅蟲殺菌藥,一絲不茍地佝僂著身子,圍著一棵樹轉著,一下復一下從上到下地刷著石灰粉。
這些樹干有的光溜挺直,更多的是樹疤痕像一張人體器官解剖圖,要想把石灰粉涂滿樹干基部,藥液滲透其中,還真要力透樹皮的功夫不可。雖然是在初冬,走近看到她們的臉上卻是汗津津的。我問一位老太:“一天要刷多少棵?一天有多少工資?”這位戴著黑色毛線絨帽的老太,依然躬著身子在刷樹,頭也不抬地說:“每天工錢不多,六十五元,也沒有要求刷多少棵樹,我們干事憑良心!”在樹與樹的間隙,這位老太樸實而又慈祥的微笑,就像春天綻放在樹頭的一朵花。
晚上散步,月光下看到一對中年夫婦正在忙碌著:丈夫揮舞著長長的竹竿,用力撲打著行道路樹上欲落未落的枯葉,妻子正揮著掃把,拿著鐵畚箕,邊掃邊裝著那些飄蕩而下的枯葉。這段路是這位中年婦女承包打掃的路段,從芙蓉山莊的入口,到曬衣嶺的邊緣,說不長要是散步走下來,也要幾十分鐘。何況,掃地是要掃兩邊的。這段路有些特殊,路牙上栽種了許多樹,白天兩邊停滿了車輛,不僅不好打掃,還怕枯葉落到那些車上,影響觀瞻。于是天天晚上,丈夫便陪著妻子等到車走地闊的時候,就這樣打掃起來。看到這對夫妻這樣賣力,便問:“你們負責這段路一個月多少錢?”中年婦女微笑地答:1200元!”我在心中默算一下,這樣的認真與付出,一天收入僅區區40元,便感到有些不值得,出口便說:“劃不來!”那位中年婦女停止了掃地,有些較真地說:“這不是劃不來的事,做事要憑良心!”
小店對面是家煎餅店,生意十分火爆,每天前來買煎餅的人,都要排隊。煎餅的生意都忙在上午,下午小店里的小夫妻倆就忙著做第二天的準備工作。小城顧客喜歡酥軟的煎餅包著薄脆的鍋巴吃,小夫妻倆怕外面買的鍋巴不符合衛生標準,便自己下午制作油炸鍋巴。細心的人發現,這對小夫妻每天油炸鍋巴之后,便把油炸之后的香油,當場倒掉了。有人覺得可惜,許多店家都是重復利用的。煎餅店里的女老板卻說:“做事要憑良心!顧客天天排隊來買我家的煎餅,還不是沖著我家煎餅的質優價廉!”
不經意間,聽到或看到這么多“憑良心”做事的人和事,我便覺得在小城里這樣悠閑地活著真好!小城雖小,善良不孤!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