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樓房才有多高,比太陽矮那么多,卻能把它的光給擋得干干凈凈。背影處一片陰涼,這陰涼要是能保存起來留給夏天用,算不算造福一季。
最怕冷的就是老人家。三點多鐘,我剛鎖上門,準備去上班,十步走出樓房的陰影,第十一步便扎進沒有建筑物遮擋的赤裸陽光處,暖意立即在身。又或許是明亮的視覺所產生的心理作用,暖根本不可能那么快到達。
一個高個子老人,戴著棉鴨舌帽,穿著厚厚的羽絨襖,兩只手插在口袋里,嘴上還有一個口罩,慢噠噠地走著,我們迎面相向地走著。他向南,我向北。
糞蛋兒,你過來,給你說個好消息。幼兒園門口花壇旁坐著兩個老頭,其中一個老頭這樣喊著他的背影。
糞蛋兒?聽到這個有意思的外號,我在口罩里咧開嘴笑了,肯定藏不住,又從眼睛里跑出去了,并且被鴨舌帽老頭看到了。他也笑了,然后調轉頭,又往回走,說,我這就過來,看你把什么好消息從狗嘴里吐出來。
什么好消息,總歸是個好消息,你過來就告訴你。這樣的語氣,這樣的句子,像不像少時玩伴對你的引逗?和它更像的還有一句:“你不和俺玩,不要從俺家門前過。”可見人無論活成多少歲,最令人動容的,還是在生命的源頭。
是的,鴨舌帽老頭剛才明明就是從幼兒園花壇那經過,那時候沒有人喊他,他是一直打算往南去的,對于這個一無所知的陌生人,我也不知道他往南去干嘛,就像他也不知道我往北去干嘛。就像在這個閑散的冬季,大街上每個腳步匆匆的人,都不是毫無目的,都有路在趕,都有前方可去,不必被他人知道。追人及物,太陽也有行程,月亮也有歸航,飛鳥有巢,螞蟻有穴。
鴨舌帽老人真的折回去,打算聽那個好消息去了。花壇面朝西邊的整塊空地,太陽幾乎把所有的溫暖和光都給到了這里。花壇里有三簇矮竹,矮墩墩的,像歲月年長的老人,因為冬日久旱無雨,顯得灰撲撲的。那兩個老人一人一個馬扎子,穩穩地坐在上面,曬著太陽,臉上混合著陽光,笑融融的。鴨舌帽老人站定在那里,他想先曬會好太陽暖和,然后再問他的好消息,反正時間寬敞,慢慢聊著。他從旁邊找了塊紙箱皮墊在花壇上,坐了上去,一條腿蹺在了另一條腿上。
十月天短,無風就暖,這都臘月了吧,還不見冷呢。
是臘月了,昨兒初一,今兒初二。
都初二了啊,那不還有六天就臘八節了嗎?
可不是呢。
誰不說呢。
馬扎子上的老頭把他的線帽子從頭上脫下來,拿在手里抖了抖,又在腿上摔打幾下,捋捋頭發,又重新戴上。
說說你的好消息吧。
那肯定是好消息,不是好消息,你能過來?
呵呵,有你的,你個老小子。
呵呵,好消息啊。
他轉回去,走過來,不就是圖他們身邊這點好陽光嗎。
我路過他們,走遠了他們,那時陽光還留在他們身上,像個暖洋洋的好消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