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俗話說:“世上難逢百歲人。”不過,在合肥柏堰科技園香樟花園小區,不僅有百歲老人,還有3位,甚至80歲以上的就有130人,是遠近知名的“長壽小區”。
“我現在是全小區乃至全社區年齡最大的,日子越來越好了,我們老年人也是越活越開心!”說起如今的生活,今年102歲的李延順老人豎起了大拇指。
香樟花園小區的三位百歲老人。
一個小區仨百歲老人,福氣滿滿
李延順老人1920年出生,沒有子女,平時獨居。雖然年事已高,但身體硬朗,生活自理。在鄰居們眼中,老人生活簡樸但不簡單,是一個熱愛生活的“趣老頭”。
近日,合肥柏堰科技園香樟花園社區工作人員帶著慰問品再次來到李延順家中,只見屋內收拾得井井有條,干凈整潔,老人正忙著燉湯,陣陣香氣撲鼻。老人年輕時曾在食堂當過廚師,燒得一手好菜,鉆研廚藝更是他的一大愛好。見到社區工作人員,老人喜笑顏開,趕緊招呼大家坐下,拉起家常。“身體好、心態好、日子好!”談及現在的生活,老人一連說了3個“好”。
社區工作人員陪李延順老人在小區散步。
作為長者和一名有著5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李延順還是社區熱心人,關心小區、社區事務,處處做表率。去年,老人主動接種新冠疫苗,成為全園區年齡最大的接種者,用實際行動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成為美談。
與李延順一樣,今年102歲的束維英和100歲的湯正英也是該小區有名的“長壽之星”,3位百歲老人比鄰而居,這被居民們視為是小區的幸事和喜事,令人欣喜,“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3位百歲老人就是我們小區的寶。”一位小區居民笑著說道。
長壽有何秘訣?三人都是“樂天派”
壽高百歲,有何秘訣?常常有小區居民向3位百歲老人討“長壽經”。“咸菜不吃、豬油不吃,雖然是粗茶淡飯,但我喜歡換著花樣吃。”說到養生,大廚出身的李延順總會提起“吃”。在他看來,民以食為天,雖然是家常便飯,但也要偶爾換換花樣,找點新鮮感,始終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此外,老人還喜歡看新聞,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不讓自己與社會脫節。對于一些熱點事件,老人也能侃侃而談,思維清晰。
社區工作人員上門看望102歲的束維英老人。
束維英與李延順同年出生,但對于吃,她并不講究,“家人燒啥就吃啥”。談及“長壽秘訣”,束維英就四個字“順其自然”。老人有四女一兒,四世同堂,家庭幸福,平時子女輪流照顧,社區也常來看望。“老人家日常沒有過多的養生舉措,就是心態好。”束維英的兒子孫自強介紹,老人樂觀豁達,如今子孫繞膝,更是沒啥煩惱,得以安享天年。
今年剛加入小區“百歲天團”的湯正英老人。
1922年出生的湯正英,是今年剛加入小區“百歲天團”,家有3女1兒 ,如今跟70歲的兒子一起生活。在家人和鄰居眼中,老人是一個“樂天派”,性格開朗,愛與人交流。遇事不往心里擱,見人都是笑呵呵。
百年人生歷程悠悠而過,3位跨世紀的百歲老人見證了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發展,說起如今的好日子,老人們紛紛表示,趕上了好時代,人壽年豐,歡喜不已。“雖然年過百歲,但我們這些老人還想多享幾年福,看看這好光景。”談及未來的愿望,李延順老人如此說道。
惠民便民利民、“長壽小區”變“幸福家園”
“香樟花園小區戶籍人口4300多人,60歲以上的有800余人,80歲以上有130人,其中90至99周歲的12人,100周歲及以上3人。”說起小區的老年人情況,香樟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張道鋒如數家珍。其介紹,小區老年人多,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打造“和美香樟”,在傳統節日和“敬老月”等節點開展各項宣傳服務活動外,還抓實抓細各項民生舉措,例如小區改造時,在老年人集中的樓棟增設無障礙通道和健身器材,為老年人打造暢通出行路,讓老有所樂。同時,社區內正在建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夯實基礎惠民生,讓“長壽小區”變為“幸福家園”。
香樟花園小區老年人在健身小廣場鍛煉。
對此,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園區始終將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出真招、用真情,踐初心、暖民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扎實推進暖民心行動,聚焦“一老一小”,破痛點、解難點、創亮點,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打造宜居宜業的良好環境,助力園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大皖新聞見習記者 韓喻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