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壬寅年冬天,小雪第八日上午。巢湖之濱,突降雷陣雨。
早晨,天空低沉,但不是要下雨的樣子。進入冬季,江淮地區,陰晦的天氣并不少見。陰天就是陰天,它是一個地區冬季的一種表情,不一定是下雨的前兆。
這天早上,開窗看天,估計許多人也只當這是一個陰天。甚至,像許多陰天一樣,陰到后面忍不住轉晴。冬季的陰天下雨不讓人意外,小雪之后,大雪前幾日,出現雷陣雨天氣,的確令人詫異。
上午九點多,突然響起一聲驚雷。從天而降一聲似天崩地裂的巨響,沒有閃電提前告知,切切實實嚇人一跳。我沒懷疑它是雷聲,但有鄰居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小區業主群里驚訝地問了句:“剛才是打雷嗎?”立馬有人回應:“打雷了。”
其實,那位問話的鄰居若是稍微有點耐心,或者不是特別驚訝,完全可以不問人,隨后答案自明。第一個雷聲是以炸裂的形式爆發出來的,雷聲過后有一段稍長時間的沉寂。接下來便是雷聲滾滾,如千軍萬馬由遠而近奔騰而來。聽到后面的雷聲,定然沒人懷疑它不是雷聲了。
一聲突兀的巨響,并沒有立刻帶來雨水。一陣接一陣或高昂或低沉的雷聲后,雨水才有聲有色地落下來。碩大的雨點,打在窗外香樟樹肥厚的闊葉上,發出“沙沙”的響聲。密集的雨點砸到水泥路面上,雖然被饑渴的水泥路面吸納了一些去,但終究還是有越來越多的雨水在路面上形成積水。泡在雨水中的地面,裸露的泥土或者水泥路面,下雨前都是灰白色的,因為好久沒有下雨了,泥土也沒了水色。下雨后,整個地面的顏色隨即深暗下來。
看到水泥路面上亮汪汪的積水肆意流淌,便有一種欣慰油然而生。好久沒有下這樣暢快的雨了,許多地方的人們盼雨,從夏盼到秋,從秋盼到冬,終于盼來了一場像樣的雨。
壬寅年是史上罕見的大旱之年,原本多雨的夏天缺少雨水,甚至梅雨季也無雨。一場秋雨一場涼的秋天,也不見有雨出來給秋天送行。江淮地區原本短暫的秋天卻侵占了冬天的地盤,差不多霸占了冬季的前四分之一時日。天氣預報說,這一場雨過后,氣溫會下降二十度,位于巢湖之濱江淮中心的合肥地區,將在一夜之間進入寒冬,最高氣溫降到冰點附近。
一場好雨,卻不知時節,冬天是不該有雷雨的。老天爺的火爆脾氣,應該在炎熱的夏天和秋天的前半段耗盡,不至于留到冬季里發泄。冬天里,下起這場雷雨,想必是老天爺實在按捺不住了。心中的火氣,在夏天沒機會發泄,在秋天也沒機會發泄,一直帶到冬天,終于瞅準一個機會發泄出來。
急促的雨下了兩三個小時。午后,雨停,天色明亮了一些。心中一陣欣喜,以為要出太陽了。雷雨后,驟然出太陽,是很容易看到彩虹的。壬寅年,夏季沒有見到彩虹,秋季也未見到彩虹,說不定到了冬季還能見到彩虹呢。
奈何,人做不了天的主。人希望天下雨的時候,天偏偏不下雨。人想見到太陽的時候,太陽偏偏不露面。這天午后,天色明亮,只是短暫的一會子。隨即陰沉下來,像是心中的火氣尚未完全發泄出來,后續仍有滴滴答答淅淅瀝瀝的表現。傍晚的天氣預報說,這場雨將持續兩天。看來,這是要對前期的嚴重旱情,做一些安慰性的補償啊。
可惜,這場雨下得太遲了。早些日子下,雨會帶來清涼。長時間處于燥熱之中,人們是向往清涼的。下在冬日,大雪節氣到來之前,這場雨給人帶來的將是寒冷。往年的大雪節氣里,江淮地區少有年份真的下一場大雪。壬寅年冬,因為這場雷雨,江淮地區在大雪節氣里,可能真的會下一場大雪。
雷雨前一日,合肥街頭還有人穿短袖汗衫,裸露著頸肩和雙臂。這場雨后,之前穿短袖汗衫的人,會翻箱倒柜找棉襖了。
當然,也有喜歡天冷的人。畢竟合肥的冬天不是特別冷。天冷就可能下雪,下雪能給人帶來好心情。
這場冬日里的雷雨,沒有結束于彩虹,就期待它結束于鋪天蓋地的皚皚白雪吧。
天冷了,雨還在下。一場雪或許已在路上,說不定,三兩天后,尚未進入大雪節氣,紛紛揚揚的雪花就飛到這座城市。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