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坐在小小包間里,我反復打量文友。一個年過半百、頭發斑白的半截老人,皮膚粗糙黝黑,干凈整齊的衣服穿在身上反顯不太伏貼,有一種刻意感。
他應我之求,帶來近期紙質樣刊樣報,還有手機里儲存的數字報。他創作勢頭很猛,我很佩服。我虛心地拜讀了他的幾首詩,又走馬觀花翻閱了若干篇散文和小說。他的文字自然樸實,簡約耐讀,文如其人。字里行間流淌著汗味和相伴的泥土芬芳。
包間有一方小桌,兩把醬紫靠椅,餐具精致古雅,墻壁裝飾古韻沛然。這樣的環境和氛圍,最宜會友暢談。
陶瓷釉盆、釉缽,小巧玲瓏,每道菜雖然較少,卻更適合小飲小酌,花錢不多,可以品嘗多種花樣的美味佳肴,滿足味蕾的多樣化需求,也融洽當下“清盆”之風。進大餐館,有時不免虛頭巴腦,顯名聲,圖氣派,擺闊氣,強忍心理崩潰承受天價。一道菜的花費在寮房可以自選自挑五六道。
我打開酒瓶,提著陶壺滴溜滴溜輕斟,端起陶杯神仙一般吧嗒吧嗒對飲。秋日勝春朝,秋日詩情到碧霄,秋日啟發思維,秋日激勵斗志。與文友聚集,寮房小酌,雖然算不上“蘭亭集”,但也有凡俗之人一觴一詠粗糲情趣。酒過三巡,我們一邊品酒,一邊交流創作經驗,閑侃文學界逸聞軼事,分析本縣文學創作的堵點和亮點,也談家境,談生活背負。
文友腿有小恙,做幾畝薄田,農閑外出打工,養活妻小,供孩子讀書,看書寫作全都擠在夜里。“蟲聲窗外月,書冊夜深燈”。他說,辛苦創作除掉賺“米”,還有更大的動力就是信仰,喜歡讓心泉汩汩流淌,喜歡把空曠填得滿滿當當,喜歡生命之花絢麗綻放。
談興助酒興,你來我往,一杯又一杯。后來,他有點警覺,說明天就要背負行囊,遠去他鄉,“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我說,你發表那么多那么好的新詩,自古詩人偏愛酒,酒引詩情,酒潤詩句,杜甫說李白“斗酒詩百篇”。李白是酒仙詩仙,世人公認,“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蘇東坡也愛酒嗜酒,“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可見酒在他心中的分量。歐陽修更是“醉翁”,《醉翁亭記》,從頭到尾一“也”到底,酒氣彌漫瑯琊山。
觸到興奮點,文友壯懷激烈,感慨說,李白、蘇東坡、歐陽修之所以成為李白、蘇東坡、歐陽修,除了天分就是勤奮!
臨別,他留下幾本樣刊和幾張樣報,給我提供幾家報刊投稿郵箱。
寮房小酌,我體察到平凡中的非凡,體察到信念的美麗和強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