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安大簡”是繼“郭店簡”“上博簡”“清華簡”之后出土的先秦珍稀文獻的又一次重大發現,為先秦時期的歷史文化和語言文字研究提供了新的寶貴資料。
28日下午三點,安徽大學教授、歷史學博士徐在國將做客古井貢酒年份原漿古20冠名的大皖徽派欄目,暢談自己研究古文字的興趣,尤其是安大簡的入藏、整理、研究。
徐在國
徐在國1966年生于山東省新泰。1985年考入山東師范大學歷史系,1989年獲歷史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入吉林大學古籍所,1992年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92—1994年在山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任教。1997年在吉林大學古籍所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安徽大學教授,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二級教授,漢語言文字學博士生指導教師。安徽省“皖江學者”特聘教授,安徽省首批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兼任中國文字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中國文字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特聘研究員。
徐在國的研究方向是古文字學,側重于戰國文字和出土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已經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委托項目《安徽大學藏戰國楚簡〈詩經〉的整理和研究》1項、古委會項目2項。現主持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學術團隊項目《安大藏戰國竹簡儒家類文獻的整理與研究》。
出版著作
從1989年踏入吉林大學學習古文字,至今30多年,徐在國沉潛于古文字之中,出版專著8部,發表本專業論文100余篇。獲教育部一等獎二次(排名第二、第三),安徽省一等獎一次、二等獎二次。主要著作包括《隸定“古文”疏證》、《傳抄古文字編》、《楚帛書詁林》、、《安徽大學漢語言文字研究叢書——徐在國卷》、《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一)》等。立足于戰國文字研究,在古文字疑難字考釋方面做出了成績,考釋了多個未識或誤識的古文字,發表古文字學方面論文近百篇,首次對隸定“古文”做了系統研究,編纂了傳抄古文的第一部字編《傳抄古文字編》。對戰國文字資料進行爬梳整理,近年整理和研究安大簡及新出古陶文資料,頗受學界關注。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