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quán)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授權(quán)的媒體、網(wǎng)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jié)。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
《歷書》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nbsp;
清明為春天而來,它將蓬勃生機暗自醞釀。這天起,陰氣衰退,陽氣生發(fā),萬物吐故納新,天地明凈清和。
春雨,洗凈塵埃,換得一片春色。
清明時節(jié),不僅有深綠淺綠,還有新雨洗春天。春雨沾衣,花氣襲人。行走其中,不打傘,也不會濕透衣裳。
新雨、新草、新柳,組成了一幅最美好的新景象。賈柯說,一年四季,冬去春來,僅僅是循環(huán),之后又輪回,就予人永生般的盼望。
清明時節(jié),踏春,祭祖,掃墓。
古代雅士借佛游春,而我像借掃墓游春。每年清明節(jié)前,我們一家都會去公墓給奶奶掃墓。但我心底卻覺得,與其說去掃墓,不如說是陪伴父母一起走走。
奶奶去世早,我未曾謀面。
聽爸爸說,奶奶是極其勤奮的持家好手,一生孕育2女3男5個孩兒,尤其是遺腹子的爸爸,全靠奶奶一手拉扯,培養(yǎng)成人。
爸爸說他少年時和奶奶大冬天挖荸薺,挖野藕掙口食的情景,說著說著突然就停了下來,默默一陣后才能再續(xù)……爸爸說:每次回去后,奶奶都靠喝了出門前焐在被子里的一大茶壺熱水后,才慢慢不抖。
奶奶也算大小姐出身,獨生女的她,下嫁桐城潘家集大戶潘家后,由于丈夫早逝,獨自撐起自己一個家。
爸爸和奶奶感情最深厚。
我大姑二姑出嫁后,大伯二伯隨部隊南下。家里只剩母子以薄田為生,相依為命。奶奶去世多年,爸爸也是古稀老人了,可每年上墳掃墓,爸爸還是要親自為奶奶墓培土,蓋帽,上漆,描字。
奶奶60歲那年臘月二十八晚,大媽和幾個孩都洗澡迎新年,用光了水缸里的水。第二天早上他們上班去后,一直在大伯家?guī)O子做家務的奶奶,一看水缸里沒水,就去擔水。
沒想到,擔水回來時被石頭絆倒在地,就走了。奶奶,大小姐的奶奶,勤奮爭氣的奶奶,苦命的奶奶,就這么一個人,在勞動中走了,連一句話都沒能留下就走了。
這么多年,每次清明,爸爸還是在掃墓后倚碑而坐,看著碑上奶奶的照片,細細摸著碑,喃喃著母親,母親……
這母子連心卻天人永隔的情感,我過去不懂,更不明白還有什么說法。如今,我懂了,又害怕這懂。有些事,得走著走著回頭看看,才能明白,才能懂得。
后來,外婆去世葬在郊外。每年三月底,我和母親、姨媽們一起轉(zhuǎn)兩趟車去掃墓。回來路上我們會在村莊附近找不同飯店聚餐。
陸游詩云: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鄉(xiāng)野民風淳樸,農(nóng)家臘酒新熟,雞豚腴美。人們衣冠簡樸,言笑晏晏。這鄉(xiāng)間的生活,二三月賞花,花落了賞葉,果熟了食果,何等快哉。
到老來,若攢得錢鈔,選一處山水清嘉之所定居,也布置成這樣的小園,蒔花種菜,每日行散樂游,坐看云舒卷,靜聽水流深,世事不理,蕭閑自在,何等適意。
人間春色真好啊,風柔柔的,光緩緩游,處處日光香。白落梅說:在流年里等待花開,處繁華中守住真淳,于紛蕪中靜養(yǎng)心性。享著這清明的風,清明的雨,安放好自己的心。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