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愚笨如我,懶惰如我,栽不活花,種不好菜,卻有那么一天,腦海中靈光一現,為什么不能種點蘑菇呢?
說干就干。網上搜搜,居然有好多家賣蘑菇菌包,而且品種極為繁多:平菇、香菇、秀珍菇、杏鮑菇、茶樹菇,還有許多我從來都沒聽說過的菇,什么榆黃菇、鳳尾菇、灰姬菇,看得我真是眼花繚亂。按捺下雀躍不已的心情,我還是謹慎而冷靜地選擇買了個試種裝。沒經驗的時候,不能蠻干,特別是以前栽花種菜皆失敗的慘痛教訓,多少給我留下了一些心理陰影。
物流超快。下單兩天后,我就拿到了一個很大的菌菇包——黑平菇,這怕是最最平常的蘑菇了。菌菇包也沒什么特別,看上去粗粗笨笨的圓筒形狀,底部凹陷,塞了一塊海綿,是為了運輸途中能保持濕潤。仔細研究了一下栽培介紹,再聯系了商家客服,了解了方法,覺得基本上沒什么技術難度。于是按照說明,開始小試牛刀。先將菌菇包小心地劃上若干個十字形切口,為將來小蘑菇鉆出來提供一個開放的通道。只須將塑料膜表面劃破就行,盡量不要劃深,以免傷了里面的菌菇。再找來一塊不用的毛巾,浸濕后包裹在菌菇包上,放到陰涼避陽的衛生間水池邊,記錄下時間:2月25日。
2月底,氣溫明顯回升,室內溫度也達到了10℃以上,而出菇的溫度只要不低于8℃即可。掐指一算,原來這個時候,正是種蘑菇的好季節。一切都能滿足蘑菇生長所必須的環境和條件!此后每天早晚,我都要把毛巾浸濕,保持著整個菌菇包的濕度,濕度對蘑菇的生長可是至關重要啊。溫度、濕度適宜的條件下,出菇的時間會在5-15天。
本想著應該也沒那么快出菇,但僅僅一個星期后,3月3日,我無意中換掉毛巾,卻發現塑料膜里有一朵朵白色的小花鼓了出來,緊貼在膜上,掙扎著,便有些奇怪了:這就是小蘑菇嗎?我買的是黑平菇,怎么長出來是白色的?為什么沒有從劃開的十字口里鉆出來?和網上介紹的不一樣,也和我想象的樣子不一樣。雖然有些疑惑,畢竟算是出菇了。我拿來小剪刀,將貼著小花處的塑料膜小心翼翼地剪開,把這一朵朵被擠壓著的小花瓣釋放了出來。這時候,毛巾就可以拿掉了,用噴壺直接噴水,每天要保持3-5次。這可讓我有些為難了,上班的地方離得遠,一直是早出晚歸。那幾天,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衛生間給蘑菇噴水,晚上睡前再噴上幾次,像伺候小孩子一樣的精心和耐心。漸漸地,有小花朵的地方越來越多,呈四野蔓延之勢,慌得我趕快剪掉整個的塑料膜,好讓我的小蘑菇快點長出來??捎诌^了一兩天,這些小花朵卻越長越難看了,凸起的一塊塊,高低不平、不規則不說,看上去還非常粗糙,像蛇鱗一樣,麻麻癩癩的,有點瘆人,哪有一點蘑菇平滑的樣子。忽然感覺有些泄氣,怎么就長成這么一副丑模樣?也不過是兩天時間,這些鼓出來的小蘑菇頭部開始變黑,成了一個一個小黑點。也許是氣溫升得快,小蘑菇也開始快速向上生長,一天一個樣。小黑點在長高的過程中也在橫向延伸,漸漸變大變寬,成了一株株的小蘑菇。3月6日,小蘑菇已經長得有些像模像樣了,也漂亮多了。正碰上周末,有時間給它們多噴水,不過一個晚上,小蘑菇就躥大了一圈,菌蓋慢慢地像小扇子一樣展開了,越展越大,而且,漸漸變白。過去有話說“見風長”,我這蘑菇,應該是“見水長”,生命力實在是奇妙而令人難以置信。
3月11日,收獲第一茬蘑菇,有半斤多重。做了青菜炒蘑菇,鮮美異常,更多的是滿滿的成就感。
有人說,種花怡情、種菜養性,那種蘑菇呢?我答不出來。只是在一天天的期盼與快樂中,看著那一個個的小蘑菇日日生長、蛻變,終于破繭成蝶,長成最后這般可愛的模樣。我會充滿感動與喜悅,感慨著生命變化的迅速和神奇。世間有許多東西,最初并不能吸引人們的目光,卻能憑著堅韌與執著,不斷地創造著生命的奇跡,最終讓人刮目相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