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每次下班回家,當走到樓下那戶有小院子的人家門前時,我總要停留片刻,駐足欣賞一下這家門口各種色彩絢爛的花。然后,深深吸一口花的濃郁香味,帶著花香,再緩緩步行回家。
這里住著一對愛養花的退休老人。我家就在他家樓上,自從搬到這兒后,我就成了這對養花老人的鄰居。與很多愛養花的人一樣,這對老夫妻利用一樓院子的這塊天地,種養了各式各樣的花。每有行人路過他們家門前,都要放緩腳步,凝視品味,并嘖嘖贊賞一番。
這兩位老人很勤快,每次遇見,他們都在忙著侍弄花草。修枝、捉蟲、施肥、澆水,夫妻倆忙忙碌碌,一刻也不停歇。見這對老人太過辛苦,有一次,我對正在搬花盆的老太太說:“少養一點花,夠自己欣賞就行了,花養多了,累著了人,腰酸背痛的,花養得再好,反成了生活的負擔,又有什么意思?”話一出口,我就有點后悔,因為鄰居們都說老太太是一個“花癡”,不懂花的人,怎能體味愛花人的癡迷?本以為老太太會白眼橫眉對我,誰知她并不氣惱,抬起頭滿臉燦爛地說:“我養花不是給自己看的,小區里的人,他們從我家門前過時,都愛停下來看看花,我就感覺我的辛苦,沒有白費。”
養花不是給自己看,而是給過路人看的。細細一想,這老太太恐怕還真的是為別人想的。每天早上上班前,我看見,為方便路人看花,這對夫妻,準會把院內的各種花,搬到院外的墻角,擺成幾排。這樣小區里上班路過的人,腳從花邊走過,人人都帶著花的味道,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等到中午下班后,人們陸續回家吃飯了,夫妻倆又會按時把院外墻角的花,一盆盆搬回院內陰涼處存放。
有一天中午我下班,又見到老太太,我問她:“中午給花澆澆水,就放在院外墻角處,搬來搬去,不是很麻煩嗎?”她說:“早上花就被擺放到院外了,花們在外面給人看,讓風吹,被太陽曬,花也累了,中午我再把它們一個個搬回家,讓花歇會。”
花也累了,把它們搬回家,讓花歇會。離開老太太時,我一遍又一遍,回味著老太太的這句話,心里有些震撼。原來,這個愛花的老太太,早已把花草,當成了她的孩子一樣來伺候,這是不愛養花的人,永遠也無法理解的。
雖然我不愛養花,但因為樓下的這對老人,我變得特別喜愛看花。因為住在老人家樓上的緣故,每天早上,我就會被小鳥的叫聲叫醒,小鳥嘰嘰喳喳,叫聲清脆婉轉,原來是樓下各種花草,招引了鳥兒在我家的窗檐上停留。等我起床推開窗子,便可看到樓下是一座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的小院,呼吸一口新鮮空氣,一股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不用看我也知道,那是金銀花和薔薇花的味道。
這對老夫妻養花,不是給自己看的。直到此時,我才深切體悟到老人為什么那么辛苦地養花。原來,我一直享受著老人養花給我帶來的愉悅,尤其是老人“花也累了,花也要歇會”這句話,說的不像是花,倒像是我。也許在老人看來,花就是人,人就是花,當我累了,我也要歇會,就像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回到家后,樓下總有花兒為我開放,我享受著老人給予我的花一樣的生活。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