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在羅布泊深處,每到初春時節,戈壁上,營區里,到處都盛開著馬蘭花。一叢叢,一簇簇,藍瑩瑩的,散發著陣陣幽香,十分可人。
馬蘭花盛開在戈壁上,她不擇地勢,無需多少養料,也不需要更多的水分。這是一種在最嚴酷的環境里生長的植物:她不畏干旱酷暑,烈日下,她的葉片像劍一樣刺向空中,向大自然宣告她的不屈與頑強;她不怕風霜雨雪,任冰凍三尺,在地底深處,她茁壯成長,照樣生息;她深深地扎根土壤中,任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天昏地暗,她堅韌不拔,寧折不伏。
我曾在這里工作了二十八年,其中在基地所屬的某工兵團工作七年。夏天,戈壁上驕陽似火,溫度常常高達攝氏50度,不用說工作,就是站在那兒或在地下躺著都熱得喘不過氣來,許多戰士因為出汗太多,暈倒在戈壁上;冬天,戈壁上氣溫下降到零下30度,哈氣成霜,衣服和手套凍在一起,冰冷得像烙鐵一樣。在這樣的環境下作業,官兵們的手指凍得不能彎曲,手背裂開了口子,滲出了殷紅的血。就是這樣的一群官兵,他們忍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艱難困苦,一次次完成了科研試驗任務,將我國的國防科技推向世界前沿,讓國人振奮,令世人震驚。
盡管生活艱苦,自然條件惡劣,但官兵們斗志十分旺盛,他們以苦為榮,以奉獻為榮,大家都為自己能生活在這樣一個英雄的戰斗集體里感到光榮,為自己能從事這樣神圣的事業而感到無比自豪。
官兵們不平凡的軍旅生涯和他們的故事,足以讓他們告慰平生。但官兵們不愿講他們的故事,因為他們覺得這些工作,都是極平常而又平凡的。基地的其他團隊,沒有一個不是以吃苦耐勞,英勇善戰,敢打必勝而著稱的。
這些戰斗在戈壁灘上的官兵,你說他們偉大,其實他們很平凡。因為他們沒有偉人那種轟轟烈烈的事跡,沒有在戰場上體會到炮火硝煙的軍人的輝煌。你說他們是英雄,但人們從不認識他們,知道他們的只有這茫茫的戈壁、藍天和土地。就是這些名不見經傳的人,默默地守護著祖國的西北邊陲,鑄造著人類和平的盾牌。
這些生活在戈壁灘上的官兵,就像馬蘭花一樣盛開在戈壁上,花開無語,青春無言,為了祖國的國防事業,他們默默地將青春、熱血和汗水灑在戈壁上,無私地奉獻給了這大漠荒原深處。你若要問他們姓甚名誰,我可以告訴你,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馬蘭人。
斗轉星移,我雖然從馬蘭部隊轉業已近二十年,但那曲馬蘭人創作的《馬蘭謠》卻時常傳誦在我的耳際:“一代代的追尋者,青絲化作西行雪;一輩輩的科技人,深情鑄成邊關戀。青春無悔,生命無怨,莫忘一朵花兒叫馬蘭……”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