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中秋放假前兩天,妻子忽然對我說:“中秋節回你老家住一晚,我們去打板栗。”我欣喜不已,連聲說:“好啊,太好了!”妻子整天忙于開店,難得有這份閑情逸致陪我回老家住一宿。老家的板栗又到飄香的季節了,肯定是那清幽的香氣撥動了妻子的心弦,回蕩起一絲溫馨的漣漪。
驅車百里回到偏遠山區的老家,顧不上休息,妻子就興沖沖地對我說:“走,上山去打板栗。”離村莊不遠的東山腳下就有一座板栗山,站在老家后門口就能望見那片蔥郁的板栗樹林。那是東山腳下隆起的一座小丘陵,形如烏龜,村民稱其為龜山。龜山東邊有一條山澗,因山澗兩邊曾經有許多板栗樹,這條山澗就叫做栗樹澗。出老家后門,穿過一片平整的田畈,就到了栗樹澗。山澗入口處散落著圓潤光滑的亂石,依稀可聽見淙淙的水流聲。一棵粗壯高大的板栗樹聳立在山澗邊,樹冠如傘狀撐開,枝繁葉茂,遮天蔽日,將山澗籠罩在一片陰翳之中。每到板栗成熟季節,這條山澗兩邊的斜坡上就會落下板栗子和板栗刺球,打板栗的人不需要上樹,就在樹下的草叢里撿拾落下的板栗子。
我和妻子低頭躬身在樹下草叢里尋覓了半天,卻不見一個板栗子的蹤影。抬頭仰望樹梢,一個個刺猬似的板栗球點綴在枝頭,隨風搖晃著布滿尖刺的圓腦袋,似乎發出了嘲笑般的聲音:“有本事你就上來啊。”眼前這棵板栗樹直刺云天,用竹篙打肯定夠不著,爬樹更不可能。我有些氣餒,回頭對妻子說:“我們來早了,板栗球還沒炸開呢,估計要到國慶節后才能撿到板栗。”妻子聽了我的話,臉上流露出一絲悵惘的神情。
這棵板栗樹處在山澗底部,地勢比較低,板栗成熟要晚一些。而山坡上面朝陽,那里的板栗樹下可能會撿到板栗。我趕忙招呼妻子到山坡上面去看看:“興許在上面能撿到板栗呢。”妻子心中的希望之火重新燃起,緊跟在我的身后,撥開草叢和荊棘,向山坡上那片板栗樹林爬去。這片朝東的山坡是我家的自留山。四十年前這里是一片荊棘叢生的荒山,父母親將這片荒山砍伐后栽上了毛竹和雷竹。砍伐時父親特意留下了五六棵野生的小板栗樹,如今都長成了參天的大樹,高大的樹冠宛如綠色的云團,堆疊在蔥郁的竹林上面,看上去很有些詩情畫意。
雖說已到中秋,天氣依然有些燠熱。明媚的陽光透過稀疏的竹林和板栗林,在滿是雜草和落葉的山坡上灑下斑駁的影子。山坡上有一棵板栗樹,樹干粗壯如桶,須兩人合抱。樹冠如傘,撐起一片墨綠色的天空。這棵樹雖然長得很威武雄壯,但中看不中用,每年結出的板栗果實又少又小,令人很失望。我和妻子在樹下尋覓半天,才撿到幾只掉落的刺球。用鞋尖踩住刺球,用竹棍的尖頭戳進去,費力搗鼓半天,才能剝開刺球。拇指大小的板栗子害羞地躲在刺球里,忸怩了好半天才很不情愿地蹦到我們的手心里。
回旋爬過幾道坡坎,就到了山坡的肩頭。這里曾經有四棵板栗樹,如今存活下來的只有兩棵。四十多年的滄桑歲月,當年的小樹苗長成了虬枝老樹,旁逸斜出的枝干如章魚的觸手一樣伸向天空,將整個山坡都籠罩起來。這兩棵板栗樹結出的果實又多又大,每年我都要在樹下撿拾很多油光發亮的板栗子。但今年來早了,樹上的板栗刺球還沒炸開,落在地上的板栗子并不多。
眼看撿板栗的希望就要落空,心中不免有些沮喪。一向豁達開朗的妻子安慰我說:“撿不到板栗就算了,就當來山上玩了一趟。你看這樹林中的空氣多好呢。”我心有不甘,指著遠處山麓的一片栗樹林對妻子說:“我們去那邊石灘上看看,那里有許多板栗樹,說不定能撿到板栗子呢。”原路返回山坡下的山澗口,沿著山麓的田塍向東行走,不一會兒就到了石灘上。石灘上只有兩戶人家,顯得有些孤寂和冷清。離這兩戶人家一箭之遙的平坦處,分布著一片茂密的板栗林,遠遠望去,如綠云紛擾,似綠波翻涌,蔚為壯觀。
進入板栗林的羊腸小路邊就聳立著一棵板栗樹,看起來這棵板栗樹樹齡并不長,只有十幾個年頭。樹不高,但枝繁葉茂,枝丫上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樹下是一條干涸的山澗,裸露的澗底都是白花花的亂石。樹上的板栗子如果掉落下來,油光發亮的果實一眼就可以瞥見,無須低頭尋覓。可惜來早了,白花花的澗底除了石頭還是石頭,根本看不見一粒板栗子。
一陣涼爽的山風吹拂過來,滿樹的板栗刺球在枝丫上顫悠悠地抖動著,將我們渴望的心撩撥得難以自禁。這棵樹不高,既然撿不到,那就打吧,但我們又沒有攜帶長竹篙。繞著這棵板栗樹轉了一圈,心中不由得一陣竊喜:一根頎長的竹篙慵懶地躺在背陰的荊棘叢中,看上去有些枯槁,估計是去年有人在這里打板栗時丟棄的。我趕忙將竹篙舉起來,對著板栗樹試著擊打了一下。還不錯,竹篙不僅彈性很好,而且長度完全能夠著樹梢的板栗。
我對妻子嚷嚷說:“快離開樹下,我要打板栗了。”板栗刺球很扎人,從空中落下砸中人,立馬就會皮開肉綻,妻子趕緊躲閃到一邊去。我瞧見澗邊有一個高坡,麻利地爬了上去。雙手舉起竹篙,對著板栗樹梢就是一陣猛打。一個個板栗刺球如冰雹般從樹梢砸下來,紛紛跌入山澗中和草叢里。
看著滿地滾動的“小刺猬”,妻子和我心花怒放,喜不自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