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我的這位老處長名叫馬成邦。上世紀70年代,我在安徽省軍區司令部當參謀。馬成邦是我的處長,直接領導,頂頭上司。那時候馬處長并不老,40歲剛出頭。雖然年紀不算大,但是為人低調,處事沉穩。馬處長小時候讀過私塾,國學根底深厚,寫得一手顏體,是省軍區著名的“筆桿子”。
那時候省軍區凡是開大會,寫大材料,都要成立材料組,馬處長自然是組長。我名義上也是材料組成員,其實只是打打雜,跟著抄抄,但那也足夠讓我驕傲了。一份材料短則幾千字,長則上萬字,別說寫,抄一遍也是頭暈眼花手腕麻。馬處長要求特別高,不但要求工整整齊,還不能有錯別字,發現一個錯別字,一張紙撕掉重來。所以我抄材料特別小心認真,生怕抄錯,一邊抄一邊學習一邊思考,慢慢也就進入了狀態。
看我有點開竅,馬處長讓我動手,先從簡單的“通知”開始。我寫個初稿,馬處長修改,我再抄。我用藍筆,馬處長用紅筆。修改過后我一看,紅字比藍字還多。但是越往后紅字越少,馬處長就表揚我進步了。
馬處長看我不斷進步,認為“孺子可教也”,就開始向我傳授“真經”。每次寫大材料,他都把我叫到辦公室,認真研究文章的立意、布局、結構、提綱、語言等,然后讓我去拉初稿。初稿出來了,他又認真細致地修改,一邊修改一邊告訴我為什么。他老人家是把自己幾十年的經驗積累,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我。
我剛有點進步,就飄飄然起來,以為什么樣的材料都不在話下。那時候年輕氣盛,不知道天高地厚,有時候馬處長改我的材料,我還不太服氣,以至于發生爭執。馬處長從不介意,只是有一次悄悄地提醒我:“小李啊,敢于堅持自己的意見是對的,但要注意態度和方式方法?!?nbsp;
馬處長不但文筆好,而且人品好。如果哪份材料寫得好,首長滿意,他就說:這篇文章是我們處小李寫的;如果挨了首長批評,他就全部攬到自己身上。這一點,讓機關很多參謀羨慕不已,說我攤上了好處長。幾年后,馬處長提升到宿州軍分區當副司令,我頓失依靠,心有戚戚然。馬處長對我說:“以后你要單飛了,我相信你,你能行,沒問題!”臨別一席話,讓我大受鼓舞,我繼續往前走,一走就是幾十年。
后來我退休了,想寫也寫不成了,就開始學寫散文隨筆。寫著寫著,也積累了幾百篇,忍不住附庸風雅,出了兩本小集子。我把我的書送給馬處長,老人家高興得了不得。他年事已高,耳朵眼睛都不大行了,他拿來放大鏡,一字一句地讀,一邊讀還一邊做筆記。讀完后,他用毛筆給我寫了一封信,對我大加贊賞,還給我指出了20多個錯別字。他說:“這要在過去,我就讓你撕掉重寫了!”
現在,我也是奔七的人了,仍然放不下筆,隔三差五寫一塊“豆腐塊”。有老友勸我:“這么大歲數了,歇歇吧,寫啥呀!”我說:“不行啊,馬處長等著看我的文章呢,我這是在做作業?。 ?/p>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