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暑假前夕的一個下午,我到幼兒園接孫子,看到孩子穿一身米白色的漢服出來,讓我耳目一新。出了大門,我讓孩子站在圍墻外拍了個照。他就這么一站,我也隨手往手機上一點。回家一看,孫子的表情有些凝重,似乎有一種即將告別這里而又戀戀不舍的樣子。隨之,我的心情也凝重起來,高興、疼愛、不舍,過去、現在、將來……五味雜陳,思緒難止。
真快,孫子上幼兒園的情景仿佛還在眼前。那年,為了上一個較理想的幼兒園,在報名的半年前,我就和他奶奶一道騎著自行車在附近轉悠,先后考察了頭十個幼兒園,最后選定了其中一家。有人說,上個幼兒園有必要那么認真么,在哪不一樣?我不這么認為,我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孩子選個最好的幼兒園,讓孩子有個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這樣我才安心。幼兒園選定后,為了解決接送孩子的風雨之虞,我們又買了一輛“小黃人”四輪電動車,我這個原來不會騎電動車的人又學起了開電動車。
很快,孩子真的要上幼兒園了。開學的那天早上,我是多么地想去送孫子,然而我沒去。這么小的孩子,天天繞膝眼前,突然要去過集體生活了,我又如何忍心!孩子上學后,家里突然清靜了下來,我的心卻頓時空了,我當即寫下幾句話:“一聲啼叫滿堂欣,喜上眉梢四季春。今日愛孫去上學,闔家空靜我無聲。”三年來,接孫子是我退休生活的主要內容,每天下午和他奶奶一道開著“小黃人”準時出發,風雨無阻。放學后的孩子一個個像放出籠子的小鳥在校園里到處亂飛,那個快活勁真叫人高興。每當這時,我都緊緊地跟在孫子后面,寸步不離,很怕磕磕碰碰。日日如此,以至還被幾個接孩子的家長譏為“太過分了”。在幼教方面,我的理念有別于時人,我覺得完成幼兒園的“規定動作”即可,不應給孩子加碼。孩子的人生路上會逐漸地增負前行,以后再也沒有無憂無慮的時光了。因此,在幼兒階段,我們不給孩子報這班那班的,我要讓他好好地玩,充分地釋放天性,享受屬于他這個年齡段該有的東西。雖然我們沒有刻意地去訓練他,但孩子成長得非常可愛:身體胖胖實實,個子一直是年級最高的;愛動,臉上整天自帶喜笑陽光;喜歡玩樂高,一堆亂七八糟的小零件到他的手里一會就能按照他自己的想象拼出個模型來;語言表達力強,一到特定的語境,嘴里就冒出一連串恰如其分的詞匯來;記憶力也強,一串串古詩詞常常脫口而出……可以說,我們的孩子在這一階段里是快樂地成長,所得所獲可喜可慰。不知不覺,幼教階段真的要結束了,幼兒園真的要成為我們的記憶了,難怪孫子的表情有點凝重。
幼兒園,是人生路上的第一個驛站。在孩子告別幼兒園的時候,我寫下這點文字,以紀念他的這個重要階段,并希望他順利地走好下一站,走向充滿陽光的未來。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