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次在窗臺花架上栽種了一棵黃瓜秧。根據我多年種植黃瓜的經驗,花盆里黃瓜秧的生長期短,且產量低,一季也結不了幾個。所以每年保留一兩棵黃瓜秧,只為豐富自家的蔬菜品種而已。
我愛吃黃瓜,無論是生吃、涼拌還是腌制,都是我的菜。每到春季選秧苗,見到黃瓜秧,思想總要斗爭一番,因為家里的“自留地”有限,黃瓜秧需要的地盤大,且要獨立搭架子,盡管每次都把它放在平臺上通風、日照足的最佳位置,可總也事與愿違,有時小秧苗還沒有長大就消失了,即使一棵開花結果能結兩三條黃瓜已是很不錯的收成了。令我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的黃瓜秧順著花架迅速向四處攀爬,似乎有點鋪天蓋地的感覺。黃瓜秧枝繁葉茂,寬大的葉片和粗壯的蔓藤處掛滿了朵朵小黃花,不幾日,黃瓜結滿藤,一條條垂吊在葉枝間,望著碩果累累,著實喜人,貌似可以增產增收。到目前為止,已收獲了8條筆直、微胖、渾身是刺的黃瓜,頭部還帶著已閉合的黃花朵。每當采摘黃瓜之時,愉悅的心情可想而知。如此鮮嫩味美的黃瓜,唯有生吃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清香脆甜,原汁原味。當然,有時也會“奢侈”一次,拍一條黃瓜涼拌,我偏愛這道菜。拍黃瓜,是家鄉的一種吃法,就是把整條黃瓜放在案板上,揮刀用力拍打幾下,黃瓜炸開,再隨意斬幾下,不規則的形狀,這樣黃瓜的橫切面大,易入味,吃起來比較爽。
昨天又采摘了兩條黃瓜,先給它們拍照留念,隨意用水沖一沖,咔咔咔地就吃上了,真是過癮又解饞。孫寶看到照片后,馬上發來一段語音,讓我一定要留一點給她吃。小寶貝從小就愛吃外婆園子里的黃瓜,記得一歲多回國,也是這個季節,園子里幾棵黃瓜秧結的果成了她的專供。我怕黃瓜上的小刺扎到她的小手,每次都會用刷子輕輕地刷去刺尖,現在手機屏保的圖片還是當年孫寶大口吃黃瓜的趣照呢。有時我們視頻,孫寶會告訴我,外婆家的黃瓜好吃,想跟外婆學習種黃瓜。看來當年自家的黃瓜,已深深留在了她的印象中。
也許是今年的黃瓜品種好,徹底改變了我以往對黃瓜的認識。另一處陽臺上的一盆黃瓜秧,也是掛滿了果實,我數了數,一棵秧苗上竟然同時結了大大小小11條黃瓜。因為擔心細細的竹竿支撐不住它們的重量,我又在旁邊加固了一根。雖然現在黃瓜是應季菜,但我還是很少在市場上購買,有時偶爾買回家,也要把皮去掉,不敢輕易入口。所以每年自己種兩棵綠色無污染的黃瓜,既可一飽口福,也可記住從前那款原生態的黃瓜美味,足以讓人體味再三,回味無限了。
大家都知道,黃瓜是非常好的亦蔬亦果的食物,它不僅可以美白膚色,還能有效地抗皮膚老化,減少皺紋,是“廚房里的美容劑”。《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黃瓜有清熱、解渴、利水、消腫之功效。寫到這里,抬頭望見花架上垂吊著的一條黃瓜,頓時滿口生津,禁不住地走向窗臺,順手摘了下來……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