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出嫁時,外公外婆除了置辦自行車、收音機、手電筒、衣服棉被等嫁妝外,還送給她一件特殊“嫁妝”,這件“嫁妝”是一句話:“家和萬事興?!?nbsp;
媽媽出嫁后沒多久就跟爸爸吵了一架,原因是爸爸的弟弟、媽媽的小叔當時在鎮上中學念書,路遠,想騎媽媽陪嫁的那輛自行車上學。爸爸跟媽媽一說,媽媽就不高興了:“這不是算計我的嫁妝嗎?”爸爸也生氣了:“你說話怎么這樣難聽?”兩人開始“冷戰”,媽媽跑回娘家哭訴委屈。外公說:“這有什么可委屈的?那自行車放著不用也是浪費,不如拿出來派上用場。叫我說,你現在一沒有孩子要照顧,二不需要做多少家務,干脆你騎車接送小叔上學好了。你呀,把我送你的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媽媽考慮了一番,第二天早早起床,給自行車打足氣,送小叔上學去了,傍晚再去接他回來。爸爸嘴上沒說什么,幾天后下班到家,手里拎著一只五斤重的老母雞,跟媽媽說:“你這幾天辛苦了,我燉雞湯給你喝?!庇謴陌锾统鲆粭l嶄新的紅頭巾遞給她:“在山路上騎車風大,這圍巾你戴上?!眱扇撕秃萌绯?。
媽媽騎自行車接送了小叔一年,小叔不讓她接送了,說:“嫂子別累壞了?!焙髞恚∈蹇忌狭藥煼秾W校,拿到第一個月的補貼,專門到百貨大樓買了一塊碎花燈芯絨布料送給媽媽做衣服。
媽媽結婚頭幾年是跟奶奶、小姑和小叔住在一起的,奶奶又能干又會過日子,家務都是她操持,爸爸的工資也都交給她。媽媽不上班,沒有收入,想買個什么東西得跟奶奶要錢,有時還要不到,心里難免不痛快。有一回,奶奶叫媽媽跟她一起去山上拾枯樹枝,拾了兩大捆,奶奶背一捆,她背一捆,背到家累得氣喘吁吁。晚上奶奶做面條,盛飯時,媽媽想自己今天累了半天,勞苦功高,奶奶怎么也得給她一碗稠的吧?誰知奶奶還是像往常一樣,給她一碗菜葉子多的稀面條。媽媽覺得委屈,一賭氣跑回屋里。爸爸說了她幾句,她嚷嚷:“咱們給這個家又出錢又出力,吃碗飯還得受氣!”爸爸氣得扭頭就走,不理她了。媽媽又回娘家哭訴。外公說:“長嫂如母,撫養小姑、小叔是應盡的責任,他們長大了也會記得你這份情義。一家人在一起過日子千萬不能斤斤計較、處處算計,把心胸放寬些,家和萬事興。”外婆說:“上回我去看你,看到你婆婆坐在村頭的大喇叭下面聽廣播,她既然喜歡聽廣播,你干嗎不把你的那個收音機送給她?”媽媽想了想,第二天回到家,把陪嫁的收音機送給了奶奶。奶奶高興得不得了,每晚睡覺前都要聽一會兒,一直用了許多年。
后來,小姑、小叔相繼考上了衛校、師專,捧上“鐵飯碗”,媽媽也跟爸爸在礦區安了家。奶奶對她說:“你跟我們這一大家子人過了這些年,委屈你嘍。你們小兩口自己好好過吧,我就不跟去了。”媽媽說:“那哪行?我又不會當家,您來給我們當家。”奶奶說:“不難,學學就會了。我舍不得離開村子,你們有時間回來看看就行,我硬朗著呢,不用擔心。”媽媽便隔三差五帶著我回村看奶奶,礦上發了咸魚臘肉,媽媽先送給奶奶。
時光似水,媽媽的嫁妝大都消失在歲月深處,惟有這件不一樣的“嫁妝”保留下來,并在我出嫁時鄭重地送給了我。跟許多小夫妻一樣,我跟老公也經常發生矛盾,每回吵架,媽媽都跟我講她過去的經歷和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的,家和萬事興,無論什么時候,這個優良傳統都要保持下去、發揚光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