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天空沒有云朵,如果林中沒有飛鳥,這世界該是多么枯寂?
我最喜歡的,就是每天早晨在鳥鳴中醒來。所幸,我居住的小區樹木較多,引得鳥兒們紛紛入駐。據我觀察,常駐鳥“居民”有斑鳩、白頭翁、山雀、黃雀、烏鶇等。每天早晨叫得最勤最歡的要數白頭翁,其次是斑鳩,次之是小黃雀。白頭翁不愧是資深的歌唱家,它們總是站在高高的枝頭,放聲高歌,歌聲清脆而婉轉,感覺它們是天生的饒舌說唱家。斑鳩呢?它們看上去憨憨萌萌的,經常在家前屋后悠閑地踱步、覓食,一副很接地氣的樣子。然而,它們的叫聲卻極其悠遠、空靈,聞之,仿佛置身于空谷密林之中;而小巧可人的黃雀的叫聲,則與它們的身形很搭,細細的、尖尖的,同時也是婉轉悠揚的,令人聽了心生喜悅。
不過,今年春天開始,我突然被另外一種鳥鳴深深吸引,因為那叫聲既高亢又優美。但是,那鳥鳴發自高大的樹梢間,茂密的樹葉遮擋了它們的身影,我好久都只聞其聲,不見其蹤。終于在某一天的午后,寂靜無人之際,我尋著叫聲,圍著一棵樹冠巨大的含笑樹,仰著脖子瞅了半天,才弄清楚聲音的來源:原來是其貌不揚的烏鶇。說實話,在小區里發現烏鶇已經有兩年光景了。平時出入小區,經常在綠化帶的空地上看到一種黑色的鳥,可能由于營養不良吧,那毛色有點發灰,也不光滑,一點也不好看。只有到了春天的時候,食物充足,它們才會顯得毛色烏黑,加上黃色的嘴巴,倒是挺中看的。不過,與靈巧的白頭翁和紳士一般的灰喜鵲比較起來,烏鶇實在是不那么起眼的。然而,自從聽了它們的叫聲之后,我對它們瞬間刮目相看了。真的,烏鶇的歌唱藝術,是我目前為止聽到的最高超的,既優美動聽又變化無窮,非一般鳥輩可以比擬和超越。可惜,烏鶇沒有白頭翁和斑鳩那般的勤奮,它們的叫聲是難得一聞的,而白頭翁可以從早叫到晚,有時候那密集的叫聲簡直就像炒豆子一般……
說實話,我是一個非常喜歡安靜的人。然而,對于自然之聲,我是喜歡的。比如泉水聲,比如鳥鳴聲。為了每天有更多的鳥鳴相伴,我隔三差五地會給鳥們喂食。大米、小米、水果等鳥們愛吃的食物輪番上陣。我怕它們渴著,還會在米盆旁邊放一碗水。當然,那是我多慮了。其實,院子里養了幾缸荷花和睡蓮,水是充足的。但我經常看到鳥們來啄食,卻幾乎未見過它們喝水。倒是不止一次看到鳥兒在圍墻上的盆景里洗澡,那是鄰居做的水景盆景。天氣好的時候,鳥們吃飽喝足,就會悠閑地在盆景里蘸水沐浴。我坐在走廊里偷窺,它們絲毫沒有發覺,一個勁地在那兒打著滾、撲騰著翅膀,真是憨態可掬……
最近,我每天保持鳥食盆里有吃的,因為一只斑鳩每天會來幾次。每當聽到鳥翅膀撲騰的聲音,就知道那只斑鳩來了。有時候,它是從欄桿上過渡一下,觀察一下情況再下來吃食;有時候是直接垂直下降,我稱之為“空降兵”;還有的時候,我在院子里忙活,它沒發現我,徑直踱步進來。偶爾地,我忘了補充食物,就會對它說:你等一下哈!它雖然大多數時候很警覺,但是也能經常與我和平共處。為此,我很開心。
斑鳩在西方是吉祥的鳥兒,也是愛情的象征。或許是它們長得像鴿子,憨態可掬又美麗可愛吧。
確實,斑鳩不僅外形好看,而且叫聲悠揚動聽,是非常受歡迎的鳥兒。我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聽到它們的叫聲,不能不說是一種幸福。當然,斑鳩與其他鳥兒的合唱,更加精彩完美。如果打個比方,白頭翁是女聲領唱,斑鳩就是男聲和鳴,小黃雀則是童聲伴唱……
尋常日子,市井生活,有鳥可觀,有鳥鳴相聞,足矣。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