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肥綠瘦,草長鶯飛。在陽春三月的一個午后,我散步來到居住的小城西環(huán)城河邊的公園里。午后的公園,少有人跡,靜謐而幽雅。園里的池塘,傳來一陣陣清脆的蛙鳴聲,不禁心動,尋一園中石凳,坐下細細聆聽這不加任何修飾的大自然的語言。
靜聽蛙鳴,思緒飛揚,我想起小時候(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看過的一個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記得當時看過這個動畫片后,我們幾個小伙伴,便從池塘里撈來許多小蝌蚪,放在一個空的玻璃瓶里,放上清水養(yǎng)起來,就是想看看小蝌蚪是怎么變成青蛙的。可惜,我們小孩沒有耐心,故一直也沒有看到小蝌蚪是如何變成青蛙的。
其實,對這滑溜溜的青蛙,我一直有種心悸的感覺。那是在一所鄉(xiāng)村高中讀書時,班上有位調(diào)皮的小學弟,一天將從學校池塘邊捉來的一只青蛙,偷偷地放在我的書包里。當我在不知情之下打開書包時,這只青蛙突然跳出,嚇得我是魂飛魄散。所以,好長一段時間,我一見到滑溜溜的青蛙,就渾身起雞皮疙瘩。斗轉(zhuǎn)星移,在42年后的一次高中同學聚會時,方知這位調(diào)皮的小學弟,早已學有所成,成為博導,頗有建樹。可見,調(diào)皮是孩子的天性,能保護好這種天性,便能促進孩子未來的發(fā)展。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我們一家搬到現(xiàn)在的住所,后面有一條環(huán)城河繞住所而過。于是,每到驚蟄節(jié)氣后,那條河里的青蛙就會整天發(fā)出清脆的鳴叫。可那陣陣蛙鳴聲,到了夜深人靜時,就變成煩人的噪音了,吵得你無法入眠。說實話,當時真的好煩這蛙鳴聲,攪得人無法睡好覺,做好夢。可不知什么時候起,到了驚蟄節(jié)氣后,那陣陣的蛙鳴聲卻漸漸銷聲匿跡了。那時,心里一陣高興:終于不再受蛙鳴聲打攪了,終于可以每夜睡個安穩(wěn)覺了。
然而隨著蛙鳴聲的消失,住所后那條小河里的水也漸漸不再清澈了,到了盛夏時節(jié),有時還會發(fā)出難聞的氣味。這時,才發(fā)覺那攪得人無法好好睡覺的呱呱的蛙鳴聲,是多么的美妙啊。隨著近幾年來,巢湖市不斷加大對環(huán)城河水的治理,渾濁的河水已變清澈了,久違的蛙鳴聲也重回耳畔了。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