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附近有座公園,名曰天山。近水樓臺,閑暇之余自然是時常光顧。
這是一座東、西、南三面臨街的開放式街角公園。走進(jìn)公園,頓覺遠(yuǎn)離了鬧市的喧囂,仿佛有扇門在身后輕輕關(guān)上,將滿街的嘈雜與汽車尾氣統(tǒng)統(tǒng)隔絕在外,著實讓人倍感輕松舒適。
滿眼的綠是公園的底色,其他的一切都是這畫布上的點綴。園內(nèi)的花草,樹木;假山,小橋;亭子,長廊,還有攀附在長廊上的紫藤,皆錯落有致,相映成趣。而那些縱橫交錯的小徑,看似隨意卻無不是匠心所在。真可謂:一步一景。
漫步在鵝卵石鋪就,竹林掩映的石子路上,使人頓生“獨坐幽篁里”的清幽之感;而穿過竹林,循著青色石板路來到紫藤披拂,蜿蜒曲折的長廊小憩,耳邊鳥鳴陣陣,清風(fēng)習(xí)習(xí),頓覺心曠神怡,讓人禁不住吟出“曲徑通幽處”來。最妙的要數(shù)公園東北角由假山,小橋和月牙形的人工水池組成的微型景觀了。3米多高的假山立在“月牙”的尖角處,上有“瀑布”順石流下,一座棗紅色的袖珍木板拱橋橫跨水面。這是座名副其實的小橋,橋身寬僅2.5米,從橋的這頭走到那頭也只不過十來步,但恰恰因它的小巧與拙樸而讓此處景觀平添了幾分靈動和有趣。初夏時節(jié),水面上睡蓮綻放,不時有錦鯉嬉戲其間,若有路人投食,魚兒便爭相躍出水面捕食,還沒等人看清,倏忽之間便又隱于盤子大小的荷葉下不見了,好一幅生動的“魚戲蓮葉間”。
你若留意還會發(fā)現(xiàn),園內(nèi)的花草樹木,亭臺樓閣抑或是假山怪石,皆會因四季不同,晨昏不同,晴雨不同,甚至觀賞角度不同而呈現(xiàn)出多姿多彩和千變?nèi)f化來,無不蘊含著靈動的美。即便是每多走上一圈,景物也會有新的呈現(xiàn)——剛才經(jīng)過這兒時,草地上什么也沒有,現(xiàn)在卻停了兩只長尾翠鳥,嘰嘰喳喳,相伴相隨。這些鳥兒也不怕人,只管在草地上嬉戲、覓食,等人走近了,方才撲棱著翅膀懶懶地跳到一旁,似乎還帶著些不情愿,真是“人來鳥不驚”啊。而那邊不遠(yuǎn)處的草叢里居然還藏著幾朵淡粉色小花,其中的一朵花上停了只黃色的蝴蝶,也許是飛累了,停在上面歇歇腳吧……所有這一切,正是自然景物獨有之魅力,遠(yuǎn)非大街上那些千篇一律的鋼筋混凝土的建筑群所能比。
投入大自然的懷抱,能使人返璞歸真,而當(dāng)你置身其中,用心體悟動靜之間的智慧時,會發(fā)覺先前縈繞心頭的瑣事和雜念在那一刻已然褪去,進(jìn)而獲得一種思想上的升華和精神上的洗禮?!安莶恢x榮于春風(fēng),木不怨落于秋天。誰揮鞭策驅(qū)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比绱丝磥?,大自然的確是人類的老師。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