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一緊,故鄉的姜便又開始“攻伐”鄉人們的味蕾。
姜在別處一般只用來調味,但在我的故鄉卻是用來生食。故鄉的姜是白姜的一種,其皮薄肉嫩,食之,頓覺清脆微辣爽口,食畢,會有一種特有的清香長留口齒,讓人回味無窮。
故鄉的姜是我向他鄉人炫耀的資本之一。大學時候,第一次從家里帶來母親腌制的鮮姜,室友們見我啖食之,莫不感覺詫異,因為在他們的印象里,生姜只能用來佐味菜肴。在品嘗完這姜后,室友們又莫不驚嘆:姜不但可以生吃,而且味道竟然如此鮮美。
故鄉的姜,北宋時候曾被列為貢品,或許是世上最好的姜。
清明栽植,秋分收獲。故鄉的姜,要在這特有的水土里花上半年時間才能“修煉”成一個傳奇。姜葉頗像竹葉,臨收獲時,放眼望去,仿佛姜地里長滿了縮微的竹子。姜,也是君子。
在故鄉,生姜甫一從地里挖出,清洗干凈,刮皮切片,撒以白糖,即可食用,其味尤嫩。還沒來得及沾染太多塵世的雜味,這算是故鄉姜的原汁原味。一般人品嘗這原味的機會不多,大多數人吃的都是腌制過的姜。腌姜有甜有咸。甜味腌姜當做零嘴來吃,老少咸宜。咸味腌姜用來佐食面條是最好不過了,可讓人食欲大開。母親的腌姜會讓人吃上癮。猶記得小時候,初來我家做客的外省表弟在咬下第一口后,便一發不可收,大半夜的還催我端著蠟燭幫他找姜吃。次日查看姜罐,發現前日滿滿一罐姜,就只剩下孤零零的幾塊了。
姜如酒,吃多了終究不好。祖父頗愛吃姜,但他每日只吃一塊。祖父吃姜的樣子,一直存在我的記憶里。那時家里每年秋天都會腌很多姜,大大小小的姜瓶排滿了客廳的條幾。清晨,祖父燒開一壺水,沏完茶,便拿副干凈的筷子從玻璃瓶里夾出一塊不大不小的姜,是黑醋腌的,味道稍咸。他將這塊姜撕成很多小細條,放在小小的白瓷碟子里,接著又把這盛了姜的碟子連同茶杯端到院子里的小桌上,然后,他坐下,吃一口姜,啜一口茶,愜意地度過整個早晨。
故鄉的姜,有時候是個載體。猶記得在省城讀書的那幾年,每到秋天,我一連幾周沒給家里音訊,母親就會找個借口給我打電話,她會說:“兒子啊,家里的鮮姜腌好了,你什么時候回來拿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