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暉先生是研究員,也是大學教授,曾任安徽省文物局領導,后調(diào)省博物館任副館長直至退休。
李暉先生是一位實實在在做學問的人。他的生活極為儉樸,家里幾乎沒有什么像樣的家具和電器,但藏書面非常廣泛,政治、經(jīng)濟、文學、藝術(shù)、地理、歷史、宗教、方志、旅游等各類書籍應有盡有。在他三室一廳的居室里到處都是書,墻上掛著他自撰的條幅:“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怪不得他把書屋取名為“書馨齋”呢,
李教授知道我也愛讀書和寫作,每次去他家都毫不保留地打開他的書櫥,讓我參觀他的藏書和研究成果。有時還把他正在撰寫的論文手稿與我討論,征求我的意見,讓我深深感到一位學者極為謙虛的風范。他參與編寫的《中國民俗辭典》《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中國名匾》《中國百年歷史名碑》《中國歷代名人勝跡大辭典》等幾乎裝了一書柜。就在他患腦瘤開刀后,還主編和編審了舒城、桐城、滁州、涇縣、全椒等20多個市縣的文物志,開創(chuàng)了安徽市縣文物志的歷史。
不論官做多大、工作多忙,讀書學習做學問是他時刻不能忘記的事。一本本的讀書筆記,一摞摞裝訂在一起的寫作手稿,無不讓你感受到一個學者治學的嚴謹和勤奮。在學術(shù)選題上,他采取“人取我舍”“人舍我取”的獨特路徑,去鍛造自己的“土特產(chǎn)品”。工夫不負有心人,他的論文和學術(shù)著作,多次在國內(nèi)和國際上獲得大獎。
退休后,他依然閑不下來,很快應聘到市老年大學做一名兼職教師,為該校開設了歷史和旅游文化兩個班。他所編寫的旅游文化教材《安徽旅游文化概覽》,已作為交流教材出版,受到學員和社會的一致好評。
李教授不僅自己業(yè)績突出,成果顯著,而且教子有方。兩個兒子都是博士生導師。他們也像父親一樣每年都有大量論文和專著發(fā)表與出版,成了年輕的學者和專家。
李教授不僅自己功成名就,而且還后繼有人。然而,在這個抗疫戰(zhàn)爭正取得勝利的春天里,李暉先生卻離開了我們。
我們會永遠記住先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