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春節(jié)即將來臨,在合肥大姐家過冬的98歲老母親,天天鬧著要回家,要回宿州的老家。而我和大姐是多么希望春暖花開時媽媽再回呀。
俗話說,人老如孩童。媽媽為了能達到早日回家的目的,飯也不怎么吃,話也不多說,慢慢地精神大不如從前,時時瞇盹兒,狀態(tài)非常不好。年三十上午,我和先生早早來到大姐家過年,想陪媽媽說說話。看到媽媽躺在沙發(fā)上又睡著了,我忙上前喚醒媽媽,好不容易才哄著媽媽起來。為了讓媽媽高興,我給遠在美國的女兒發(fā)條微信:如果還沒有休息,給姥姥來個視頻。我知道媽媽最疼愛這個外孫女,常常念叨她。女兒馬上發(fā)視頻過來,那邊已是深夜,看到女兒身旁五歲的小寶貝正睡得香甜。女兒一聲聲喊著姥姥,姥姥,媽媽突然來了精神,她們相互噓寒問暖,聊著聊著媽媽流下了思念的淚水。瞬間,女兒和我都被感染了,我忙打岔,想分散媽媽此刻的注意力,還好,媽媽很快調(diào)整好情緒,開心起來。
在家鄉(xiāng)風(fēng)俗里,年三十的午飯最隆重,也是家人的團聚宴。大姐做了滿滿一大桌子的美食,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用這豐盛的年飯。媽媽一反剛才的愉悅心情,又說起要回家的想法,飯也沒吃兩口,就放下了碗筷。本來年前是準備把媽媽送回老家的,孩子們都忙,再加上連日的雨雪,高速公路大霧封路,由于是年關(guān),網(wǎng)上連高鐵票也搶不到。沒想到媽媽思家心切,已嚴重影響到了她的身心健康。先生見狀,立即做出決定,午飯后開車送媽媽回老家。媽媽聽說馬上可以回家,立刻高興起來,拿起筷子又吃了一些飯菜。
媽媽的行李她自己早已打包好,看樣子是時刻準備回家的節(jié)奏啊。都說老小孩,老小孩,媽媽有時候真的像一個孩子。我和先生也沒了大吃大喝的胃口,匆匆吃了一點,早點起程送媽媽回老家。我陪著媽媽坐在后排。路上媽媽情緒激動,說古論今,還興致勃勃連背了兩遍《木蘭辭》。我用手機錄下了視頻發(fā)家庭群里,親人們也是開心至極,紛紛留言贊揚媽媽,以往那個精神矍鑠的媽媽又回來了。兩個多小時的路程,媽媽沒有休息,一直很興奮,到家在樓梯處碰到了樓下的老鄰居,老姐倆立馬聊了起來。望著媽媽快樂的樣子,一路的疲勞煙消云散。真好,媽媽終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
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各地的道路都封了。假如當初不是先生的果斷決定,現(xiàn)在一時半會還真回不了老家,那媽媽將會怎樣,不敢想象。現(xiàn)在每天早晚,我都和媽媽視頻一次,雖然有點耳背的母親,在視頻里答非所問,娘倆有時說的不是同一個話題,但看得出媽媽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在小哥的精心照料下,飯量也慢慢地增加。媽媽告訴我,小哥不去上班也不外出了,天天在家陪著她。我們沒有告訴老人家目前疫情的嚴重性,怕她擔驚受怕。小哥說,媽媽在家一會擦擦這,一會做做那,忙個不停,媽媽開心,我們懸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下了。
其實連續(xù)兩年,入冬后大姐都把媽媽接到合肥有暖氣的家中,每次生活四個月。七十多歲的大姐,給媽媽洗澡有點力不從心,所以每周我去給媽媽洗一次澡。大姐對媽媽的照顧無微不至,媽媽生活得很踏實,很幸福,也很愉快。今年不知咋的了,媽媽突然要提前回去,而且態(tài)度堅決,還說,人過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況且她自己已近百歲了。想想也是,孝敬就是不能違背老人的意愿,順從老人才是大孝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