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父母工作忙,我在上學前有一段時間被寄養在奶奶家里。從四歲就開始記事的我,腦海中滿滿的都是奶奶的樣子,她總是圍著一條粗布圍裙,在廚房或院子里忙碌著,一群小雞圍著她轉來轉去。
在農村婦女中,奶奶算是賢惠通達的。在那個貧窮的年代,她硬是靠幾只下蛋的母雞,排除各方面的壓力,把三個本可以留在家里掙工分的兒子送上學堂,讓他們一個個捧上了吃公家飯的“鐵飯碗”。
奶奶是手巧的。祭灶神時,她能用面團捏出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每每回憶這個情景,父親眼里都是笑意,只可惜沒人傳承了奶奶的手藝……
奶奶是善良的。在鬧饑荒的年代,她把家里僅有的半瓢米,送給鄰居饑餓的孩子熬粥,自己卻吃野菜、糠粉和樹皮,熬過一段艱難歲月。
奶奶是勤勞的。從父親記事起,奶奶春夏秋冬每天起早貪黑,沒睡過一個午覺,為家人,為親鄰忙碌著,那粗糙的雙手,滿是操勞的痕跡。
奶奶是堅強的。不論遇到什么困難,她總是默默承受,從不向任何人訴苦,用自己柔弱的肩膀,給孩子們撐起一片安寧的天空。
奶奶是和藹可親的。小時候的我很調皮,每每在外面闖了禍,灰頭土臉地跑回家,奶奶總是小聲地責怪我一聲,轉眼又把灶臺上給我留著的好吃的端給我吃。
奶奶又是好學的。我上小學時,有一次教奶奶寫自己的名字,當她看到白紙上出現自己寫的名字時,眼神里滿是欣喜?,F在想想,奶奶身上的優點真是一時半會說不完……
上學后,我回到了縣城自己的家。有時奶奶來我家小住幾天,離開時,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會在無人的夜晚,偷偷地躲在被子里哭。奶奶臨走時,總會把身上的錢悄悄塞給我,讓我留著買糖吃。
1994年的春天,我最親愛的奶奶駕鶴西去了。受過奶奶幫助和恩惠的十里八鄉的鄉親,都過來吊唁。據說,當時招待的流水席就擺了一百多桌,這在農村并不多見。奶奶平靜地走完了她的一生,她用她的勤勞、善良、堅韌和樂于助人,贏得了生前身后的名聲。
在夜深人靜無人打擾的時候,我腦海里經常會浮現奶奶慈祥的笑容,喃喃低語著叫我的乳名。我輕輕閉上眼,就會看到她對我微笑,心里便升騰起無限暖意。真的很想您,冬至,我就回去看您。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