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日,鄭州至阜陽的高鐵開通,讓常年出行不便的臨泉人,欣喜異常;往來合肥、臨泉過著雙城生活的我和老伴,更是多了一層按捺不住的竊喜。三天后,收到兒媳趙靜靜自合肥用微信發來孫女韓諾獲獎的圖片。清晰地看到證書上寫:韓諾同學,在“安徽省首屆少兒繪畫作品展覽”中,你的作品立意新穎,技藝嫻熟。經審核,授予你“新安杰出小畫家”稱號。落款是新安晚報社、安徽網。
看著這張頗具含金量的獲獎證書,作為爺爺我有話要說,咱還是從她的獲獎作品《爺爺的小院》說起吧。
兩個兒子帶四個孫女孫子在合肥生活讀書,退休多年的我與老伴在老家縣城居住,所以,與孩子們是聚少離多,每次來肥,孩子們為爭搶奶奶常鬧得不可開交!去年,在老家宅基上建一小院,從動工、簡裝到入住,前后拉扯一年多,因而與孩子們見面的機會更少了。平時,只能通過微信或視頻,傳遞出爺爺在老家的信息。
看到繪畫作品展覽征稿啟示,韓諾在構思時可能想到爺爺的建造,便畫了一幅《爺爺的小院》。通過微信上看:藍色的天空背景,太陽露出嫣紅的笑臉。黃墻藍頂的小房子旁邊,小姑娘正為爺爺捶背哩!爺爺的大頭大臉被夸張成冬瓜狀,小鼻子,山羊胡,微微瞇起的眼睛,很是受用的樣子。小貓小狗蹲在旁邊,兩只小雞在啄食,幾只小螞蟻在有組織地搬運著食物……整個畫面構圖布局合理,色彩清新明快,情景溫暖和諧,妙趣橫生。
奶奶在電話問,諾諾,爺爺的小院里,怎么沒有奶奶啊,奶奶哪里去啦?她不加思索地回答,奶奶在廚房里做飯呢!
韓諾繪畫取得喜人成績,絕非偶然。
在她三歲涂鴉的時候,作為從事文藝工作數十年的我,見她畫得圓圈圈沒有“焊點”,線條肯定、自然,發現這孩子具有繪畫潛質,于是,鼓勵她隨心所欲地多畫。同時,兒媳自孩子一歲多的時候,為她養成每天睡前講故事的習慣,每晚總在故事中進入夢鄉。故事聽兩遍,記性好的她大都能復述出來,所以,她的畫里大都有能講的故事。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小諾從幼兒園回來,在家里不是翻書,就是畫畫,常常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她畫小動物,變形人物,恐龍,外星人,即使是畫一只小螞蟻,也是毫發畢現,一絲不茍。今年暑假從合肥回老家,一個月竟然畫了150多張。畫得多了,熟能生巧。她畫的《我愛我家》獲得“格力杯”少兒繪畫大賽三等獎;在“我眼中的清明”繪畫比賽中,作品獲獎被印在筆記本的封面上。
五歲韓諾繪畫,帶動了四歲的堂妹韓煦,也開始有模有樣地畫起來。
《爺爺的小院》只是大孫女心中想象的小院。我和老伴商定,今年春節要讓兩個兒子8口人,回農村老家一起過大年,并備好了紙和筆,讓上高中、小學的孫子韓碩韓博為鄉親們寫春聯;讓上幼兒園的孫女韓諾韓煦,在爺爺的書畫案上,畫田野里青青的山核桃林,畫村莊雪白墻壁的小樓,畫綠色池塘里的白鵝,直至將美麗鄉村涂抹得斑駁陸離,五彩繽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