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周君,從家鄉來淮北相聚,三十多年未見,當年青澀的讀書郎,如今是西裝革履的大律師。同學相見,帶來的不僅僅是久別重逢的欣喜,更多的是回味往事如老酒般發酵多年的甘醇。憶起當年,我們一群從鄉間田埂小道走出來的農家子弟,為了跳出“農門”,發奮苦讀,既有一飛沖天實現夢想的喜悅,也有屢屢受挫、沙場折戟的難言坎坷。與我們倆曾經同班的謝君,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謝君學習刻苦,幾乎是“學癡”,每天除了吃飯睡覺,手不離書,即便如廁,也手持一張上面寫滿英語單詞的紙片,不肯浪費點滴時間。謝君平時在班里成績數一數二,每次預考,同學們都向他投去羨慕的目光,無奈,高考發揮失常,連續兩年都以幾分之差,與一紙“高考錄取通知書”失之交臂。謝君與其他同學不同。那時,許多同學的理想就是能考取,至于考上什么學校、讀什么專業,似乎都無所謂。而謝君的目標很明確,“志在藍天”。他曾直言不諱地說,他的理想就是要當一名飛機設計師。同學們聽后都在背后捂嘴竊笑。
春天,謝君的身影再次出現在校園。學校學生宿舍后面有一片桃園,每到春天,朵朵桃花,嬌美誘人。同學們愛在桃花下一邊晨讀,一邊享受著被桃花渲染得爛漫的春光。謝君也不例外。只是,他似乎無心欣賞桃花,手捧幾乎翻爛了的課本,緊皺眉頭,徘徊于桃樹之下,口中念念有詞。同學走到他身邊,他常常視而不見。有的同學說他孤傲,有的說他不合群,只有與他同桌的我知道,他是怕浪費早上寶貴的背書時間。他的特立獨行少不了同學們的調侃與譏笑。只是,謝君依然如故,對同學的議論也是一笑了之。
轉眼到了六月,再次迎戰高考。老師同學都為謝君捏了一把汗。高考成績出來后,班上又有幾位同學如愿以償,拿到了夢寐以求的高考錄取通知書,謝君卻再一次落榜。
據說,那天早上,謝君正和弟弟在家中稻田里給秧苗除草。當他聽到自己再次落榜的消息時,似乎顯得很平靜。他對弟弟說:“我幾次高考不中,連累了家人,再也無臉見父母了。看來我沒有這個命,你回去轉告爸媽,我要出去闖蕩一番,再也不去復讀了。”弟弟問:“你要去哪里?”謝君說:“美國!”弟弟以為哥哥是在說笑。誰知哥哥真的從田里爬上田埂,洗去腳上的泥巴,穿上鞋子,頭也不回地走了。弟弟知道哥哥心中的苦,在高考這條鋪滿鮮花與荊棘的道路上,哥哥走得太久,也走得太累,只是命運對哥哥太不公平。他不知道哥哥今后的路該怎么走。
弟弟回到家中,把哥哥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父母。父親一聽,抽了半天悶煙,然后叫來家中親屬,分頭去尋,最后在蕪湖長江輪渡碼頭找到了正準備乘船過江的謝君。父親見到謝君,沒有一句責備,默默領著他回到家中。又一個學期開始的時候,父親將家中一頭正在長膘的肥豬,悄悄拉到鎮上賣了,將賣豬的錢連同書包一同交給謝君。一位農民父親,以一種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兒子的理解與支持。
我和周君回憶起這段往事,仿佛又回到三十年前的校園,回到那片春天開滿桃花的桃林。高考,為我們這一代人提供了改變命運的機會,美好的前景如同桃花般綻放在枝頭。但能考取的屈指可數,殘酷的競爭,讓人一度把每年的高考形容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旦失利,美好的前景就會像桃花一樣,被一陣春風輕易吹落。
周君告訴我,那次出走后,謝君在父母的鼓勵下再次踏上復讀之路。第四次沖擊高考時,終于以優異的成績被南京航天航空大學錄取。如今,謝君已是一名功成名就的飛機設計師。
一片桃林,見證了一段不平凡的歲月。我想,也許有一天我們會忘記桃林中那笑傲春風的朵朵桃花,忘不了的是桃林中那一個個青澀的身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