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罍街地磚上“驚現”多種海洋生物化石 專家:具有一定觀賞價值
看過大皖新聞記者拍的現場視頻和圖片后,黃建東表示,徐利強老師發現的確實是古海洋生物化石,主要是一些珊瑚以及腹足類海洋生物的化石,這些化石比較普通常見,具有一定的...
礦蘊金陵 紫氣東來!2025南京礦博會在寧開幕
紫氣東來蘊石城,2025中國南京(國際)礦物寶石化石博覽會(以下簡稱“南京礦博會”)于5月15日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拉開帷幕。
非遺剪紙煥新生 巢湖龍魂躍紙上
從遠古深海游向剪紙方寸,巢湖龍的故事正通過非遺匠人的巧手,跨越億年時空,喚醒人們對自然歷史的敬畏與文化傳承的熱忱。這一剪一紙間的龍影,不僅是巢湖的文化印記,更成...
蚌埠五河:參觀博物館 感受淮河文化
這具象骨化石1998年出土于該縣的西尤遺址中,是全國迄今發現的最完整的古菱齒象化石。小朋友們跟隨著講解員的引導,依次參觀了淮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五河民歌、錢桿舞、...
小學課文《飛向藍天的恐龍》院士作者來到合肥講恐龍
11月27日,該文作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徐星受墨子沙龍之邀,來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中學,向大家介紹了恐龍化石發掘、恐龍演化進...
437.1公里!“亞洲第一長洞”長度刷新
2024年聯合科考成果顯示,目前雙河洞共有115個洞口相連通,長度刷新至437.1公里,縱深維持在912米,仍位列世界第三,為亞洲第一長洞。
巢湖周邊興起"化石熱"?律師提醒可能觸犯法律
最近一段時間,記者發現,有不少市民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在巢湖周邊撿“化石”的圖片,一些市民抱著對于地質知識的好奇,不止一次前去探索。那么,市民們撿到的真是化石嗎?...
“恐龍先生”于20日上午逝世,享年87歲
據環球網報道,董枝明是山東威海人,他13歲時在青島參觀過一次恐龍展,恰逢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奠基人楊鐘健先生那時剛在山東萊陽發掘研究了棘鼻青島龍化石
東至縣華龍洞遺址第四次大規模發掘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日前,歷時三個月的東至縣華龍洞遺址第四次大規模發掘工作第一階段告一段落。目前,科研人員正在對已發掘的化石進行進一步分類和清理,為下一步研究做準備。
科學家在湖北宜昌發現5億多年前的“海綿寶寶”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與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合作,在湖北宜昌約5.5億年前的石板灘生物群中發現一類新...
我國科學家發現中國最南端暴龍超科化石
我國科研團隊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白堊紀研究》發表一項研究成果,將此前在廣東省三水盆地發現的一批晚白堊世的大型獸腳類恐龍牙齒歸入暴龍超科。研究人員稱,這是三水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