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近年來,安徽加快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202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2.69%,居全國第7,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合肥高新區再添10家省級博士后工作站
近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布第十六批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名單,高新區10家單位成功入選,新增數量占全市三分之一,涵蓋量子科技、智能制造、環保能源、微電子等戰略...
全球首次!“本源悟空”真機運行十億級AI微調大模型
4月7日,記者從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獲悉,本源量子、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機構聯合攻關,在中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真機上,全...
中國科大實現毫秒級可集成量子存儲器
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的李傳鋒、周宗權研究組基于團隊原創的無噪聲光子回波方案,將可集成量子存儲器的存儲時間從10微秒級提升至毫秒級,同時成功突破了傳統光纖延遲線的效率...
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量子計算機在應用中“顯身手”
2024年初,中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正式上線。一年多來,從助力疾病診斷到向金融機構提供算力服務等方面的應用,量子計算機正在場景應用中加快“進化”。
“量子應用”顯身手 “悟空”登上《人民日報》
3月25日,《人民日報》13版《科技創新 跑出加速度》關注本源量子研制的中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文章列舉了“本源悟空”上線運行一年多來,從助力疾病診...
我國實現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新突破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研究團隊成功突破了低成本小型化誘騙態量子光源技術、復合激光通信的實時密鑰提取技術、基于衛星姿控的高精度跟瞄等關鍵技術,完成了星載量子密鑰分發載...
兩會圓桌 | 加快建設“科大硅谷” 代表委員出謀劃策
如何推動“科大硅谷”加快打造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和高科技產業發展“高產田”,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入?全國兩會期間,多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
全國人大代表郭國平:量子計算人才需“擴容”
目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重點院校已開設量子信息科學專業、建設有未來技術學院,郭國平建議教育部加大量子計算專業設置數量,基于未來技術學院開展量子計算人才教育體系建...
安徽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 在皖全國人大代表都關心啥
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科技創新、教育發展、鄉村振興、文化建設……在皖全國人大代表圍繞國家戰略布局和安徽發展實際,積極建言獻策,回應關切
創新雨林 萬物競發——解碼合肥高新區新質生產力成長方程式
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區,合肥高新區擁有國家量子實驗室、國家深空探測實驗室等重大基礎科學創新平臺,集聚中國科大先研院、合肥創新院等二十多個新型研發機構,...
芬蘭推出歐洲首臺50量子比特計算機
這臺量子計算機位于芬蘭南部埃斯波市,目前正通過芬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的量子計算云端服務向科研人員和企業用戶開放。該中心表示,50量子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將為業界提供開...
向總書記報告|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安徽堅定不移下好創新先手棋,持續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守好實體經濟根基,因地制...
“祖沖之三號”量子計算原型機成功研制,合肥高新區國盾量子為唯一參與企業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團隊成功構建的105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祖沖之三號”,實現了對“量子隨機線路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再一次打破超導體系量子計算優越性紀錄。
破紀錄!中國科大“祖沖之三號”量子計算研究獲新突破
3月3日,大皖新聞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朱曉波、彭承志等學者與相關科研院所合作,成功構建了105比特(包含105個可讀取比特和182個耦合比特)超導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