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寧縣月山鎮復興村:落實“書記項目” 提升致富產業路
2022年,楊八房自然村莊為省級美麗鄉村建設點,除上級撥付190萬元專項資金外,村民自籌22.5萬元、村企自籌48萬元、一事一議項目資金5.8萬元用于美麗鄉村建設……目前已基本...
宿州市埇橋區符離鎮 : 小盆景開出致富花
現如今,他帶領周邊更多的群眾加入小盆景的種植養護,符離鎮振興社區已種植各類盆景1500余盆,市場價值200余萬元,小盆景產業儼然已經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型產業。
河溜鎮:資產資源"變"資金 集體經濟"筋骨"壯
河溜鎮在采取“黨組織+合作社+致富能人+農戶”的模式,黨支部書記中致富能手超過80%,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實施能人“歸巢”行動,回引11個產業經營型退役軍人...
古城鎮草寺村組織開展網絡直播銷售業務培訓
7月18日,古城鎮草寺村駐村工作隊邀請蚌埠工商學院的大學生志愿者為村“兩委”干部和村致富帶頭人開展了網絡直播銷售業務專題培訓
宜秀區羅嶺鎮鳳溪社區:瞄準小辣椒產業 走出“紅火”致富新路子
鳳溪社區深化推進“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將小辣椒產業作為致富增收的“利器”發展壯大,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示范引領作用,帶領群眾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小辣椒產業,助力鄉...
懷寧縣雷埠鄉:艾草飄香 致富有方
近年來,雷埠鄉李店居委會不斷盤活土地資源,堅持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通過種植艾草、絲瓜、紫薯等,在不斷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的同時,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助推鄉村振興。
青陽縣酉華鎮:創業老兵致富不忘鄉鄰 艱苦創業顯初心
青陽縣酉華鎮有這樣一位老兵名叫戴克飛,他參軍服役16年,2015年12月退役后自主創業,選擇了開養殖場,做蟑螂、土元等特種養殖
青陽縣酉華鎮:“三點”齊發抓實農村黨員管理
近年來,青陽縣酉華鎮立足農村黨員管理實際,通過強化制度管理、完善教育培訓、聚焦生產動力,進一步強化農村黨員管理,提升黨員管理質效,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宜秀區五橫鄉楊亭村:百合開出“幸福花”
近年來,楊亭村緊緊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先后帶領群眾發展了以茶葉、楊梅、葡萄等為主導的特色產業,如今又主動創新開拓百合種植,傾力打造林下產業,...
濉溪縣四鋪鎮:“蒜”好收成助振興
為了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濉溪縣四鋪鎮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積極發展芹菜、大蒜、辣椒等特色經濟作物種植,產業發...
古城鎮酒坊村以特色產業獎補促進鄉村振興落到實處
古城鎮酒坊村以特色產業獎補促進鄉村振興落到實處近日,古城鎮酒坊村集中組織村干部走訪所轄村組內的種養大戶張紅華、趙瑞永等幾戶人家,實地確認他們的種植養殖現狀,以便...
界首王集鎮:小葡萄“串”起甜蜜致富路
近日,在界首市王集鎮李油村葡萄園內,蜿蜒的葡萄藤蔓上長滿濃密的綠葉,放眼望去,仿佛置身于綠色“海洋”中,迸發著勃勃生機。不遠處的工人們正在為葡萄樹修花、疏果、拿...
五河:一水兩用一地多收 稻蝦共作蹚出致富路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安徽蚌埠旅游異常火爆,市區南北分界線標志和張公山珍珠女雕像成為熱門打卡地,網紅餐館門前也排起長龍,“蚌埠麻蝦”成為游客們必點的一道硬菜
固鎮縣石湖鄉:密林種“仙”菇 松茸助增收
下一步,石湖鄉持續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繼續擴大種植規模,豐富食用菌種植品種,優化“致富帶頭人+合作社+農戶+脫貧戶”的種植模式,讓更多農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增收致富...
宜秀區羅嶺鎮妙山村:“紅色引擎”增動能 奏響鄉村“致富曲”
近年來,妙山村堅持黨建引領賦能鄉村振興,瞄準綠色發展定位,聚焦強基礎、促民生、抓產業、育人才,搶抓機遇,帶領全村人民群眾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