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創新展陳方式 豐富參觀體驗
楚韻千年,風華再現。位于壽縣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館,是全國唯一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館。玻璃棧道下,戰國建筑瓦礫層盡收眼底;158枚楚金幣,引得游客駐足觀賞;前廳展示...
故宮博物院首部音樂兒童劇《甪端》在肥上演
7月14-16日,由故宮博物院歷時4年精心打造的首部音樂兒童劇《甪端》,連續三天在安徽大劇院精彩上演。廣大市民可以不出合肥“游”故宮,以文物之名,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
致敬!樊錦詩為敦煌文物事業再捐1000萬
10日,樊錦詩從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談會在敦煌舉行。會上正式命名了編號381323小行星為樊錦詩星。繼向北京大學捐資1000萬元支持敦煌學研究后,樊錦詩再向中國敦煌石窟保護...
全國十佳文物藏品修復推介項目活動在蚌埠舉行
6月28日至29日,2023文物修復研討會暨2022十佳文物藏品修復推介項目活動頒獎會在蚌埠市舉辦,來自全國文博機構的專家、學者等一百多人參加
肥西縣做好城鄉建設“雙保障”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肥西縣文旅局在城鄉建設中依法加強文物保護管理,處理好文物保護與經濟建設之間關系,認真做好文物安全與項目建設“雙保”工作,落實考古前置政策,組織開展基本建...
名單出爐 雙墩文物保護項目入選
近日,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會場上,2023年度中華文物新媒體傳播精品推介項目名單新鮮出爐。由蚌埠雙墩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處推薦的《文物保護的“法治利器”——...
世界級重大考古發現!南海兩處古代沉船文物超十萬件
5月20日,國家文物局利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對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進行了第一次考古調查,在沉船遺址核心堆積區西南角布放水下永久測繪基點,并進行了初步搜索調查...
數字孿生技術助力打造故宮智慧文博樣板間
騰訊數字孿生團隊與故宮博物院團隊共同開發的“數字孿生智慧管理平臺”,以相關核心技術實現空間高精度建模、物聯網可視化監測、設備與采集等多源數據融通,助力創新實驗室...
阜陽:讀懂一座城,是從走進博物館開始
5月16日上午,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安徽省主會場暨阜陽市博物館新館開館活動舉行,市委書記孫正東,省文旅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何長風共同啟動活動,市領導王波、白...
宣城:8人因盜掘古墓、倒賣文物獲刑 還要在國家級媒體上公開道歉
李某某等8名被告人分別犯盜掘古墓葬罪、倒賣文物罪,分別被判處十年至一年二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1萬元至5千元不等的罰金,責令承擔民事修復賠償費用及勘察設計費用總...
肥西縣:對全縣354處不可移動文物開展集中巡查保護
近日,肥西縣文物管理所組織各鄉鎮對全縣354處不可移動文物開展文物安全集中巡查,重點查找文物安全隱患和管理漏洞,檢查文物安全制度落實情況。
中國27個省份219名文物技能人才同臺競技
據介紹,舉辦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是培養文物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和舉措,推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事文物修復和考古工作,讓工匠精神在文物行業蔚然成風,讓傳統技藝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