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的微粒貸線上輕松借錢,資金周轉不求人
從申請到放款再到還款,操作簡單,方便高效,如果你正在資金周轉而發愁,不妨打開微信里的微粒貸借錢,也許,它就是你此刻最需要的那個“及時雨”。
“上海財政緊張向寺廟借款100億”的謠言是如何炮制的?
近年來,上海公安機關和市委網信辦協同聯動、綜合施策,形成“工作發現—通報核實—辟謠打擊”的網絡謠言治理閉環,累計約談“自媒體”賬號運營主體近百個,進行公開曝光警...
“榜一大哥”分手后起訴女主播要求歸還15萬元,法院這樣判
“榜一大哥”李先生與女主播陳小姐戀愛期間,向陳小姐多次轉賬。分手后,李先生將陳小姐訴至法院,主張其向陳小姐的轉賬扣除雙方戀愛花銷外的款項均為借款,要求陳小姐歸還...
造謠“上海財政緊張向寺廟借款100億”,男子被批捕
7月1日,孫某民編造了“上海財政緊張向寺廟借款100億”的內容,并從網上搜索了上海一些寺院的名稱,然后使用軟件添加“網易”標志制作成謠言圖片,通過微信發送給好友,最...
網貸套路亂象:網貸加上服務費,年化利率竟達6480%
根據公開資料和記者采訪情況來看,強制下款只是一些無資質網貸平臺的套路之一,現實中還有其他各種變相高利貸手段,導致不少借款人難以清償欠款,越陷越深。
安徽國壽以案說險:明辨“餡餅”“陷阱”,勿信高額回報
不要輕信高收益、高回報的投資或理財產品,避免掉入詐騙陷阱,接到此類信息應在第一時間與家人商量,或撥打保險公司官方客服電話進行核實查證。
安徽:金融加力支持“三大工程” 項目資金陸續發放
“三大工程”關乎民生保障,更關乎城市發展。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安徽監管局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督促指導轄內政策性銀行全力做好融資、融智金融服務,加快推動項目落地,全...
男子借給朋友61萬,4年后無法要回,法院:債權訴訟時效已過
本案中老陳自述《借款合同》到期后其從未向老張催要過欠款,老張也未主動聯系其還錢,可以證實其主張債權的三年訴訟時效期間已經屆滿,且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亦未行使...
【以案說險】關愛老人:普及金融知識 遠離詐騙陷阱
老年人應該警惕任何借款請求。未經認真核實,不要隨意轉賬或借款。在非常緊急的情況下,可以詢問相應的親屬或朋友,親自到銀行操作。
干部成了老賴仍在上班?官方:屬實
侯某義涉及的借款糾紛之一對于欠債和成為“老賴”的原因,蒙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告訴記者,目前只知道侯某義是涉及民事糾紛,不知道其為何不履行法院判決
平安守護美好生活,為奮斗的你加把勁
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指導下,平安產險信用保證保險事業部將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守護大眾美好生活,為保險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2881萬元!銀行職員以 “過橋”為由實施詐騙被起訴
6月27日,由屯溪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我市某銀行原職員袁某某涉嫌詐騙罪一案公開開庭審理,各商業銀行部分員工到場觀摩旁聽,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