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以來,壽縣立足千年古城文化底蘊,持續深入推進“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以“五維賦能”為抓手,將法治宣傳與壽縣歷史文化、民生需求深度融合,通過項目化推進、精準化落實、特色化呈現,讓普法工作既有歷史厚度又具時代溫度,以法治 “小切口”激活古城治理“大效能”。
錨定全縣普法坐標,定向導航明路徑。定期召開守法普法協調小組會議暨全縣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會議,對“八五”普法工作作全面安排,抓實職責任務分工,督辦推進年度重點工作及縣委、縣政府普法工作部署。把法治宣傳教育納入法治建設總體部署,統籌全縣各部門各單位法治力量,整合資源、加強協作,形成全縣聯動,各部門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普法格局。
聚焦重點普法內容,精準滴灌強實效。將普法融入社會安全穩定、民生需求、生態環境治理和城鄉建設、農業農村和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中,一體謀劃、一體施策。全縣普法工作者深入千家萬戶,開展“法潤鄉村社區”行動、“法治文化基層行”“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反有組織犯罪法”“江淮普法行”等各類專項普法宣傳活動千余場次,群眾參與人數達10萬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60多萬份,在全社會營造平安和諧的法治氛圍。
律動古城普法節拍,融媒矩陣擴聲量。激活普法新勢能,打造新媒體矩陣。在壽縣人民政府網設置“法治宣傳”專欄,通過以案釋法、法治小百科、法律七進等形式向人民群眾傳播法治力量,不斷增強群眾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聯合壽縣融媒體中心制作《法治壽縣》電視節目,邀請律師就社會熱點,難點法律問題以案釋法,第一時間傳遞法治信息,為群眾提供多樣化的學法渠道和學法平臺,截至目前已播出43期。廣泛開展法治文藝匯演、法治書畫、攝影、剪紙作品展覽等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邀請非遺傳承人用壽州大鼓演唱法治順口溜,讓普法聲音穿透古城街巷。
校準時節普法韻律,節點營銷提質效。按照 “一季一主題、一月一節點” 節奏,精準開展主題普法活動,“法治”春聯進入千家萬戶,線上“元宵有禮 鴻運當頭”猜法治燈謎鬧元宵活動趣味十足,“民法典”法治文藝演出精彩紛呈,憲法宣傳周期間在春申法治廣場設置法律咨詢、法治有獎問答等互動專區,實現普法活動與群眾生活周期同頻共振。緊扣壽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定位,統籌整合文旅、司法、教育等多個部門資源,圍繞《淮南市壽州古城保護條例》,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活動,切實提升全民保護古城意識。
壓實普法責任,閉環管理促長效。進一步健全完善普法工作機制,把“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落實情況作為各單位年度法治建設工作履職情況的重要依據,從而增強在執法過程中開展普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按照“誰執法誰普法”工作機制,進一步理順普法關系,明確普法工作的部門法定職能,全縣60余家普法責任單位均制定年度普法責任清單,科學規劃安排,明確普法內容,圍繞熱點難點問題向社會開展普法宣傳,確保法治宣傳教育各項工作落地落實,推動形成 “執法即普法、履職即普法”的法治新生態。
常盼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