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你們幫助申請的救助金,還幫忙辦理了低保,我們終于能安心上學了……”近日,宿州市埇橋區檢察院向一起司法救助案件的當事人小琪(化名)開展電話回訪時,小琪向承辦檢察官連聲道謝。
小琪的母親因長期患病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父親在此期間未履行夫妻間的扶助、撫養義務,既沒有支付醫療費和生活費,也未照顧其生活起居。去年春節期間,母親的病情加重,父親未將其送醫治療且依然選擇外出,母親因病去世后,小琪的父親因涉嫌遺棄罪,被公安機關移送至埇橋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埇橋區檢察院在案件辦理中發現,小琪的爺爺奶奶已經去世,弟弟妹妹也均未成年,其父親被羈押后無任何經濟來源,姐弟4人僅靠正在讀大學的小琪領取助學貸款維持基本生活。案件發生后,小琪的妹妹因此產生了心理問題,面對生活的困境,小琪和弟妹們一度想要輟學謀生。為幫助小琪姐弟走出生活困境,該院控申部門“逐光”工作室將該案納入司法救助程序。在實地走訪、入戶調查、核驗相關資料后,該院認為小琪的父親沒有賠償能力,姐弟4人也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因案致貧,符合司法救助條件。
該院為姐弟4人申請并發放了6萬元司法救助金,并就孩子們的就學和心理健康問題,協調家庭所在地的村委、民政、婦聯、教育等部門,為他們辦理了低保并幫助就學,邀請心理健康專家開展了針對性心理疏導。通過司法救助和社會救助的無縫銜接,在解決小琪姐弟面臨的現實經濟問題的同時,還著力解決了他們的心理問題和長期生活困難。
據悉,埇橋區檢察院“逐光”工作室成立以來,聚焦涉案困難群體救助,協調民政、人社、司法等多部門力量,積極構建多元化、全方位、長鏈條的社會大救助體系,全力紓解群眾的“急難愁盼”。截至目前,已救助因案致貧致困當事人60名,發放司法救助金88萬元,并有效聯動社會救助、幫扶救助等,努力達到“一次救助、長期關懷”的目標,實現救助效果的最大化、長效化。 李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