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杭昌高鐵黃昌段正式通車,黟縣正式迎來了“高鐵時代”。走進黟縣的距離大大縮短,來黟縣游玩也更加便捷,乘高鐵來黟縣過大年成為可能,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乘高鐵來黟縣過大年最優選西遞村、宏村。
01
大黟山高鐵行 優惠信息
昌景黃高鐵開通之日起一個月內,游客憑到達黟縣東站的車票或網絡購票記錄及身份證,享受黟縣民宿、酒店住宿費用減免政策;昌景黃高鐵開通之日起一個月內,游客憑到達黟縣東站的車票或網絡購票記錄及身份證,享受黟縣所有景區免票的優惠政策。從昌景黃高鐵開通一個月后到4月30日,游客憑到達黟縣東站的車票及身份證,享受黟縣徽黃集團所有景區半價優惠政策,(半價群體不再享受優惠)。
02
冬日西遞,一個可以重拾傳統年味的地方
冬日西遞,應該是四時之中一種最質樸的形態,她卸去了春夏秋那種青春靚麗,熱情奔放,仿佛是離開銀幕,走下舞臺的名角,我們看到她鬢點銀霜,眼布細皺,已然青春不再,但那卻是一個真實,一個不需鉛華充填,卻透出內在張力的長者。
冬日的西遞可以給人一種傳統意義上“家”的感覺,隨著年關漸近,這種家的感覺會越來越強烈。殺年豬、打食桃、寫春聯、買新衣服。在古巷里遇到村民,總是臉上洋溢著微笑的問好,打招呼。
打食桃——是黟縣的地方吃點,用秈米碾成米粉,加水揉成米粉團,按壓在有著雕花的模具當中,反叩出來成型,放到鍋中蒸熟即可食用。當村村里每家每戶都開始打食桃了,年,就不遠了。食桃上雕花的圖案都是福、祿、壽、喜相關的內容,為來年某個好兆頭。我最喜歡還是把食桃放在炭火上烤,表面都烤的有點金黃的,然后刷上自己家做的辣椒醬。每一口,都是新年的味道。
寫春聯——春節貼春聯是中國的傳統,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家門口兩邊的春聯已經變成了打印的成品了。紙張更亮了、花樣更多了,但是,總是少了那么點味道,少了那淡淡的墨香。在西遞,快到新年,村里毛筆字寫的好的便是大展身手的時候,在院子里、廣場上、客廳里,擺上八仙桌,筆墨紙硯伺候著,揮毫潑墨,村民便欣然前往求上一兩副。讓西遞在一夜之間穿上紅妝,門口的春聯那是最有年味的了。每一副,都是新年的味道。
年豬飯——新年將至,西遞村的村民會把自己精心養了一年的年豬在年前宰殺,以備年間使用。一大早,農戶家里便開始用大鍋燒開了一鍋的水,等著屠夫到來。一會的工夫,肥大的豬已經在大木桶里享受著溫泉沐浴,周邊彌漫著水霧,水霧中一整只豬被分割成各個一塊塊的肉。晚飯,便是這豬身上的肉為材料組成的滿桌菜肴。豬肉、豬耳朵、豬尾巴、豬血、豬肝、豬大腸、豬腰子……擺在桌上便成了徽州特有的年豬飯菜,親戚、鄰居圍坐在圓桌旁,大快朵頤。
西遞過大年——西遞的新年總是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在高高的天井下,在暖暖的火桶里,在幽幽的古巷中,在皚皚的白雪中,在巍峨的牌樓前,在一句句祝福中。西遞讓你的新年有所期待,讓你的新年熱鬧溫馨。
03
走進宏村-鬧花燈、慶新年
走進世界文化遺產古村落,中國畫里鄉村宏村,湖光山色,水墨畫卷般的古村落里,看山水建筑村落,聽人文歷史徽州,家家戶戶腌菜打糖,處處都有走親訪友的熱鬧景象。在村里能體驗喜慶熱鬧的花燈民俗活動。親手繪制一盞燈;或習舞步舉花燈,與村民共同“鬧花燈·慶新年”,感受黟縣最熱鬧的民俗,回歸童年喜悅。
花燈制作:讓孩子親手制作,沉浸式的體驗,對家鄉傳統技藝有了一定的了解認知,通過填色,繪畫,增加孩子的藝術性。在宏村研學基地,一邊親身體驗花燈制作,一邊聆聽非遺傳承故事,鑒賞非遺之美。體驗“旅游+非遺”深度融合,感受活態保護與傳承。
賞花燈:沉浸式體驗畫里宏村。猜燈謎、鬧花燈游古村,參加非遺文化活動,讓中華傳統節日的傳統習俗在不同的年齡群體中口口相傳。元宵節當天晚上,由宏村花燈隊、宏村原著村民、游客等組成的宏村元宵花燈隊,在宏村月沼等位置共同舞動兔燈、魚燈、鳳燈等花燈。
品美食:村莊民居的菜園子,孩子們,拔蘿卜,摘青菜,嬉笑快樂的采摘體驗。從柴火灶臺里,捧出一道道噴香撲鼻的出鍋菜,一縷縷人間煙火氣、一道道豐盛的風味佳肴,融合了千滋百味,蒸騰著人間祥和。
圖/吳蕾、汪偉平、方龍、石小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