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昌景黃高鐵成功試運行,這條跨越皖贛兩省“名城、名湖、名山”等豐富文旅資源、打破祁門不通高鐵歷史的黃金旅游線正式運營進入倒計時。而即將穿境而過開通運營的高速鐵路,也為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萬里茶道”提速添彩。
2021年12月16日,祁門縣作為安徽省唯一代表正式加入萬里茶道申遺城市聯盟。自加入申遺城市聯盟兩年以來,祁門縣堅持深挖“萬里茶道”文旅潛力,講好新時代“祁紅故事”。同時,祁門紅茶依托“萬里茶道”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不斷擦亮世界名片。
今年11月,中蒙俄萬里茶道申遺國際學術研討會暨萬里茶道沿線城市市長論壇在黃山市舉行,萬里茶道聯合申遺吹響了“集結號”。“萬里茶道”是聯通歐亞大陸、繁榮世界貿易的重要國際商道,它綿延1.4萬公里,延續近兩個世紀,被譽為“世紀動脈”。萬里茶道途經區域之廣、參與人口之多、商品流通量之大、對歷史文化影響之深,可與絲綢之路媲美,沿線豐富的文化遺產、特別是閃耀著璀璨光芒的“祁門紅茶”,見證了中、蒙、俄三國友好交往的歷史,較好地發揮了促進國際與地區交流合作的媒介作用。
同月初,“大使茶座之走進安徽黃山”主題文化沙龍活動在“中國紅茶之鄉”祁門閃亮開場,駐華使節代表走進祁紅科技博覽園,體驗傳統茶道、茶藝,觀看黃山目連戲表演,欣賞祁門紅茶、嵌字豆糖制作等非遺技藝展演。大使們一致認為,祁門紅茶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窗口,是連接世界各地的一座橋梁,是好客、友誼和尊重的象征,祁紅茶文化的傳播,極大地增進了各國文明交流和民間友好。
祁門紅茶是祁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自1875年問世以來,便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艷“四絕”馳名于世,有“王子茶”“茶中英豪”“群芳最”之美譽,位居世界三大高香紅茶之首。1915年,祁門紅茶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其后祁門紅茶三度榮獲國際金獎、四次蟬聯國家金獎。2022年,祁門紅茶制作技藝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歷史上,祁門紅茶通過閶江運到江西鄱陽湖,進入九江再轉運至武漢,踏上萬里茶道,遠銷海內外,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祁門紅茶自始至終都是活躍在世界茶葉舞臺上的鮮艷主角。
近年來,祁門縣以加入“萬里茶道”文化遺產申報項目為重要契機,一手抓申遺工作的穩步推進,一手抓祁紅品牌建設推廣,積極探索文物點與“萬里茶道”之間的內在聯系,充分挖掘現存茶業歷史遺存的突出價值,整合優化祁門茶道文化遺產資源,做好沿線遺產點保護和環境風貌整治,進一步提升文化產業知名度,相繼舉辦了“萬里茶道”環中國自駕游集結賽、世界三大高香紅茶祁門對話、中國祁紅女子圍棋世界冠軍爭霸賽、中國詩茶大會等多項活動,加強聯盟地區之間交流互鑒,用心做好茶文章、講好茶故事,形成農文旅產業融合新模式,吸引更多境內外游客前來體驗尋茶之旅,為萬里茶道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作出積極貢獻。近日,在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上,祁門縣入選“萬里茶道”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獲評首批100個“長三角人文經濟典型案例”,“祁門紅茶”已然成為“萬里茶道”上的“群芳最”。
前不久,在“秋望長安·祁紅飄香”第十屆西部茶博會上,祁門紅茶專題推介會向西部地區展示了祁門紅茶燦爛的歷史文化和嶄新的品牌形象,讓“茶和世界,共品共享”成為現實。近年來,祁門縣持續推進祁紅產業發展,茶葉區域公共品牌價值連年上新,目前已達42.32億元;世界三大高香紅茶祁門對話、中國詩茶大會等系列茶事活動,帶動了祁紅茶旅IP的“出圈強鏈”;重磅推出的全球首位茶文化虛擬人“群芳最”,將“茶科技”賦能“茶文化”,創新性發展了紅茶文化內涵;祁門紅茶集團、天之紅、祥源等一大批茶企順勢而為,攜手續寫“世界香·中國紅”新“祁”跡;“粽茶”“桔紅茶”“祁紅小青柑”等越來越多的創意祁紅產品相繼推出,不僅為“祁紅”錦上添花,更促經濟發展、富百姓口袋,進一步堅定了茶鄉人民種茶、育茶、制茶、賣茶的信心和決心;全國重點產茶縣、中國茶葉百強縣、全國“三茶統籌”先行縣域、中國最美茶鄉等殊榮,為“祁門紅”增添了更加靚麗的底色。
祁紅智造,領航未來。在2023世界制造業大會上展示的由祁門紅茶集團研制的首條祁門紅茶初精制一體化、5G智能化生產線,再次刷新了人們對傳統功夫紅茶生產領域的新認知,也展現了“百年祁紅”產業航母重裝上陣、煥新出發,在“萬里茶道”上續寫祁紅產業新“祁”跡。(祁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