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蚌埠消息 “審判‘要素’‘瘦身’,向當事人出具簡明扼要、重點突出的表格式文書,極大縮短了民商事案件的審理周期,有效地減輕了當事人訴累。”據悉,今年1月至10月,懷遠法院運用高效、準確、切中要害的“要素式審判法”,成功調審化解物業服務合同、金融借貸合同、民間借貸、買賣合同等糾紛案件2730余件,進一步優化了司法資源配置,提升了司法效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元、高效、便捷的糾紛解決需求。
“‘要素式審判法’,就是圍繞案件的基本要素進行庭審并制作裁判文書的略式審理方法‘瘦身’”。懷遠縣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紹,按照要素式審判指引,法官在辦案過程中對固定案情的基本事實要素進行提煉,就各要素是否存在爭議進行歸納,并圍繞爭議要素進行審理,簡化裁判文書制作,從而達到簡化審理流程、提高審判效率,實現繁簡分流、類案專審、簡案快審流程化、標準化和集約化審判方式,有效縮短了審理期限,提升了案件審理質效。
去年以來,懷遠法院按照“簡案簡辦、繁案精辦、類型化案件辦案標準化、庭審規范化”的原則,推行以“要素式庭審”和“要素式文書”為核心的案件“要素式審判”改革,針對民間借貸、機動車交通事故、物業服務、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等常見糾紛案件特點,抽象概括相對固定的庭審要素,提煉成《訴訟要素表》,將證據交換認定、無爭議事實、爭議焦點歸納等庭審要素前移,審理方式由“法官詢問式”變成了“當事人填空式”,裁判方式由“逐案記載式”變為了“要素填充式”,并分類設定了制作裁判文書式樣,方便審判人員套用,緩解了法官在海量線索中尋找爭議點的壓力,從而縮短庭審和文書制作時間,提高了庭審效率。
不久前,懷遠法院采用“要素式”審判庭審模式審理了7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原本每個案件中至少需要1個半小時的庭審時間才能查明的事實,采用“要素式”審判法,法官指導就當事人同時填寫了要素表后,不到30分鐘就理清了事實,分清了責任,并當庭發放了調解書。
下一步,懷遠法院將繼續加強對“要素式”庭審方式的指導和運用,倡導對一些事實清楚、爭議不大的案件采用“要素式”審判方式進行審理,為切實解決案多人少矛盾,實現案件“繁簡分流”“簡案快審”和庭審“瘦身”提速,提供可借鑒的解決路徑。(劉流 唐春霞)
請輸入驗證碼